資金來源方面,年內A股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基本來自於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後者占比達65.49%。值得注意的是,如華密新材、朗科科技等不少公司購買資金來自閑置的募集資金或超募資金。
“如果該上市公司是由於所投項目建設進度過長而出現募集資金短期閑置,此時購買理財產品也是為了提升閑置資金的利用率,從而提升公司業績來保障股東利益,此類情況屬於相對可行。”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
田利輝也表示,因為市場變化,某些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一時閑置,故而採用理財方式來規避通脹帶來的貶值是合理的。
投融和風控能力成為關鍵
上市公司普遍表示,公司擬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且投資理財行為不影響日常正常經營、投資建設及資金安全。但不少投資者仍持懷疑態度,質疑一些上市公司是偏離主業或“賭博”的行為。例如針對一些上市公司數百億元的投資理財計劃,有投資者質疑稱,公司一下子變成了基金和投資公司,為何不是投入公司的主營業務或進行分紅。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並非穩賺不賠。一些公司在收回本金的同時,獲得或多或少的理財收益,但也有公司投資理財產品的本金大幅虧損。例如,1月10日,眾興菌業公告稱,公司2021年5月6日認購了1億元的“善緣金206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認購的上述基金產品的淨資產為6556.25萬元,虧損幅度接近35%。
“應該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現象。”陳靂認為,從積極意義上看,有些優秀的理財產品,可以在合理合規的範圍內提升投資回報,這對投資者是有利的,對上市公司發展起到增加現金流的作用。從消極層面看,說明上市公司可能在現金利用率上存在問題,需要投資者多關注公司的業務實際經營情況,可能會存在靠理財產品來彌補投資者回報的情況,這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司估值。投資者應多注意上市公司公告中購買理財產品的具體資金結構,多關注公司的投融資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
“倘若上市公司將大規模現金長期反復購買理財產品,而非進行投資或分紅,這是對公司價值的損耗,甚至導致對中小股東權益的侵占。”田利輝表示,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理財現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研究公司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潛力,分析公司長期現金流折現價值,進而決定投資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