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
http://www.CRNTT.com   2023-02-21 10:33:58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網評: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董川

  近日,“2022年度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看點”評選結果發布。在短短兩周的評選期間,網絡點擊關注量超過了700萬人次。

  北京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2023年還迎來了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興,首都工作更關乎“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保護好北京歷史文化遺產這張金名片作出重要指示:“北京歷史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要更加精心保護好,凸顯北京歷史文化的整體價值”。

  近年來,北京從老城和三山五園兩大重點地區,長城、大運河和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文物與歷史建築,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以及歷史名園和古樹名木等不同角度切入,全方位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傳承,著力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

  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廣大老百姓正在享受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帶來的紅利和成果。首先,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北京市通過各級各類文物騰退工作改善了1800餘戶居民的居住環境,通過歷史文化街區申請式退租改善了4000餘戶居民的居住環境。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核心區40餘條胡同實現不停車。其次,傳統風貌得到恢復。什刹海進行了環湖整治,歷史水系原貌得到還原。北海醫院和天意市場拆除降層,改善了傳統中軸線景觀視廊。拆除積水潭醫院新北樓,再現了“銀錠觀山”美景。再次,城市更新有序推進。新首鋼地區與石景山區深度融合,首鋼園等工業遺產注入冬奧、馬拉松等體育元素,完成了城市更新和業態轉型。房山區黃山店村,退出采礦修復生態,依托坡峰嶺和“紅色背簍精神”發展了旅遊產業。最後,文物開放惠及人民。京城秘境皇史宬,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建築群,2023年1月實現了南院和北院整體對外開放。擁有490多年歷史的日壇圜壇,因封閉修繕十餘年一直處於關閉狀態,也於2023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廣大市民遊客對此驚喜不已。

  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後代。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文脈。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保護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新時代首都發展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