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增強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3-03 08:44:31


   
  第三,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各地區需立足自身發展條件和產業發展基礎,面向社會需求的新變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不僅要有地方特色和要素禀賦優勢,而且要結合新技術新需求開發新設備、新工藝、新模式、新產品,引入適宜性的行業智能技術應用,挖掘數字技術賦能的機會,在生產、流通、消費等不同環節做足綠色文章,降低產品生產成本,開發性能更優、質量更好、環境友好的新產品,以供給質量提升滿足消費需求升級。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要探索差異化路徑,先從產業鏈的“點”上率先突破,再從產業鏈的“線”“面”上擴大優勢,在技術成果快速轉化、商業模式探索、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等領域形成獨特優勢。
  
  第四,找准關鍵核心問題,推進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革命老區、資源型地區、生態退化地區、老工業城市等特殊類型地區發展是一項長期性、複雜性、系統性工程。各地區應集思廣益,找准特殊類型地區發展的關鍵核心問題,制定科學可行的發展之策,統籌運用財政、金融、產業、科技、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工具,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區域合作,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重大工程建設協同發力推動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取得更大突破。特別是在當前發展環境和技術條件下,中國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需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通過數字技術滲透應用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升級,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旅遊發展、綠色產品生產、場景應用、大數據開發等產業優勢,使之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新引擎。
  
  第五,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區域戰略統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不同戰略的側重點不同,具體任務或有重叠,有必要加強戰略統籌。一是要根據不同戰略意圖進行適當分類,理清重點問題。例如,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屬於相對底層、基礎性的戰略,其重點是促進人的發展、地區的發展與生態的治理保護;區域重大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都具有集聚發展的效率導向,是能夠為經濟保持較高增速提供支撐作用的戰略安排,需要其他區域戰略的相互配合。二是要明確不同戰略在區域協調發展框架中的目標、路徑,對這些戰略的實施意圖要有比較清楚的研判,同時對實施效果進行跟蹤研究。三是建議建立區域戰略全面統籌的協調機構,更好推動不同戰略高效銜接配合,加強對各類配套政策的協調,推動政策工具組合投放,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精準性。
  
  此外,還要以完善考核評價為抓手,引導各地區著力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在考核評價體系中適當列入能體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標,引導各地強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識和採取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的自覺行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