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賈康:優化鄉村振興財力支持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23-03-11 08:48:24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繼中央一號文件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出發,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大部署之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對鄉村振興提出一系列明確的工作要求。報告強調,今年要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並從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等多方面進行了規劃。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賈康文章表示,中國的鄉村振興進程,前承“新農村建設”的鋪墊,後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實現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綜合考慮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比較利益”機制,以及政府更好發揮作用以克服市場失靈與局限性的客觀需要,要求國家各級政府將財力支持農業、農村發展作為優先事項,將農業、農村作為政府一般公共預算的優先保障領域。這已在近年間以及今年中央財政預算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安排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壓實地方政府投入責任”的要求,各地區也正在著力設計和貫徹鄉村振興的政府財力支持方案。
  
  文章指出,以政府財力的關鍵性功能作用引領鄉村振興,有必要充分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形成多元投入,提升財力總規模;二是聚焦重點,優化結構,提升發展後勁和可持續性。二者都服務於優化和提高鄉村振興財力支持機制的綜合績效。
  
  先從組織與推動多元投入的角度看。財政分配系統內的中央財力和地方財力、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籌集資金的稅收渠道、公債形式下的國債和地方債,以及地方公債中的一般債與專項債等,已經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但更為重要的是對接市場機制與經營主體,引入社會資源、非政府財力。例如,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手段,形成以財政資金為後盾的創新機制,通過政策性資金、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杠杆式放大,產生乘數效應、放大效應。具體形式包括財政貼息、政策性信用擔保、政策性農業保險以及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以政府母基金帶動社會資金成立多個子基金的市場化鄉村振興基金等,還可吸引商業性金融、保險機構參與。這方面的國際經驗和中國已有的前期探索經驗,都值得總結借鑒。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發展階段、項目契機、比較優勢、潛力發掘等情況,形成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案,配之以高水平的管理和監督,打造鄉村振興在具體場景中的財力支持合力機制。
  
  再從抓好重點優化結構的層面看。中國土地廣袤,東中西部各縣、鄉面對的鄉村振興工作任務,除共性之外還有千差萬別的個性。籌集好“真金白銀”後,落實各地鄉村振興的具體方案,是不宜以某個既定模式、“標準設計”套用施行的,而是應因地制宜,力求形成盡可能高水平的本地定制化解決方案。這其中的要領亦有共性,即力求“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優化結構,形成後勁”。要抓好重點與結構優化,通過政府牽頭,積極引入專業化團隊的智力支持和凝聚民間智慧,形成鄉村振興所需的頂層規劃,涵蓋農田水利、交通條件、公用設施等多個方面,做到規劃先行、多規合一。再把可用資金做通盤的科學謀劃,依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結構合理化可行方案,有效地運用資金,以求“少花錢、多辦事”,達到綜合績效最大化。
  
  文章認為,實際工作中,優化鄉村振興財力支持機制,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不過,只要我們堅持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以創新為第一動力,把制度、管理、科技與思想觀念等層面的創新有機結合,將短期努力與中長期目標相銜接,就一定能夠迎難而上,用好多元財力,開創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