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沱江之畔,天冬之鄉的鄉村振興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3-03-10 14:05:19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早春三月,四川沱江兩岸淺丘綿延,陽光燦爛,油菜花開,已是春意盎然。山巒上聳立著一排紅色大字:“中國天冬之鄉”,20餘位老人在山坡上一邊為“天冬苗”追加春肥,一邊嬉笑聊天,還有幾只小狗竄來竄去。

  “我們每天務工能賺70元,沒想到上歲數了還能在家門口掙錢。”一位68歲的老人笑盈盈地說。

  這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青台村天冬種植基地的場景。近年來,東興區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做強比較優勢並將其轉化為生產力,持續推進“天冬”大健康產業發展。

  深入調研,找准產業振興突破口

  東興區,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心節點。這裡沱江蜿蜒,山川秀美,氣候溫和,孕育了道地藥材“內江天冬”。

  “江蓮搖白羽,天棘蔓青絲。”當年杜甫筆下描繪的天棘,就是天冬延展的藤蔓。

  據文獻記載,內江種植天冬有1400餘年歷史。《神農本草經》稱天冬“久服輕身,益氣延年”。《中國藥典》記載天冬“養陰潤燥、清肺生津”。歷代中醫古籍認為,天冬有強骨髓、養顔美容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天冬有鎮咳、治痛風、潤腸通便、降血糖等作用。

  這樣珍貴的藥材,20世紀70年代內江曾有約5萬畝的種植規模,可惜在21世紀初,“內江天冬”逐漸凋零,只是零星散落在鄉村的屋前房後,連幾十畝種植面積也沒有。

  春日暖陽的田畦上,天冬青翠的藤蔓在風中搖曳,漫山遍野的天冬,已成為內江獨特的風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