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http://www.CRNTT.com   2023-03-14 07:48:12


 
  提高勞動報酬比重的主要思路

  文章指出,推進勞動報酬比重取得穩定性、實質性提高,要進一步鞏固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堅持多勞多得,扭轉“重資本、輕勞動”的傾向。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找准分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突破深層次障礙,統籌落實,重點解決以下七方面問題。

  第一,穩定和擴大就業,解決勞動報酬“有沒有”的問題。堅持就業優先導向,構建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的良性循環。提升勞動力供給與行業需求的匹配度,實現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同步優化。破除制約勞動力和人才充分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暢通勞動力有序流動渠道。保障同崗同酬,為勞動力就業創造公平的環境。提高就業質量,穩定工資收入預期。鼓勵發展靈活就業,拓寬勞動要素增收渠道。

  第二,轉換發展動能,解決勞動報酬“按什麼分配”的問題。加快產業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最廣泛地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提高邊際效益,實現經濟發展和勞動報酬比重共同提升。引導和支持企業立足於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擴展勞動者增收空間,打破學歷、資歷等限制,將工資分配、薪酬增長與崗位價值、技能素質、實績貢獻、創新成果等因素掛鈎。建立健全勞動者利益分享機制,打造中等收入群體的核心力量。

  第三,深化工資決定機制改革,解決勞動報酬“合理分享”的問題。保障和提高勞動者在工資等利益協商中的話語權,克服勞資雙方力量不對等的問題,按照共建共享、平等協商、公平合理原則決定勞動關係雙方利益分配。大力促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建設,確立集體協商的法律效力。充分利用企業內部溝通協調和民主管理機制,讓勞動者更多參與企業勞動管理、工時標準、考核評價、薪酬分配等制度的決策過程。推進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提高協商形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突出協商的實效性。

  第四,維護一線勞動者報酬權益,解決勞動報酬“重點群體”的問題。健全完善企業內部一線勞動者報酬合理增長機制,工資指導線政策重點關注對一線勞動者工資增長的指導。引導企業在分配制度中進行特別安排,強化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將工資增量的一部分重點向技能要求高、苦臟累險崗位傾斜。建立完善適應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的勞動報酬權益保障制度。

  第五,強化勞動者權益保護,解決勞動報酬分配“有底線”的問題。改進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建立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啟動機制,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評估和調整辦法。強化工資收入支付保障制度,保護合法勞動收入所得,加強對低工資群體的保障托底。提高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保障水平,做好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銜接。加強工會維權職能,豐富維權手段,拓展維權渠道,切實維護勞動者勞動報酬權和社會保障權。

  第六,加強工資分配宏觀調控,解決勞動報酬分配“有遵循”的問題。調整指導線制度的功能與作用,豐富指導內容,拓展指導對象。加強政府對企業工資分配的信息服務和引導功能,指導分配主體對不同類型的勞動者進行科學合理分配。建立對涉及勞動報酬、就業等方面的行業改革政策、區域發展政策和相關改革措施的協調溝通機制。

  第七,提高勞動者素質,解決勞動報酬“可持續增長”的問題。加強和改善教育培訓,更好適應高質量發展對人才和勞動者素質的要求。加大企業培訓經費對基層勞動者的支持力度,支持技能成才多勞多得。增加教育公共服務供給和提高均等化水平,提升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的可及性、多樣性和質量,形成勞動者持續積累人力資本的終身教育模式,培育壯大產業工人隊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