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農業以較低碳強度支撐糧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3-04-02 10:38:36


 

  我國農業碳排放總體強度較低

  要實現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和減排固碳,首先要摸清現狀。《報告》顯示,我國農業碳排放總體強度較低,單位農業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及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均遠低於美國。碳排放強度一般指碳強度。碳強度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作物生產過程中,關鍵排放環節是化肥生產和施用,占碳排放強度的79.7%~89.5%。

  從碳排放強度的時間變化來看,近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穩定糧食生產政策措施和專項行動,其中每年投入1000億元左右的資金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既能提高節水灌溉等新技術采納率,又可以抑制碳排放強度,具有顯著的糧食增產與碳減排協同作用。數據顯示,2003年以後,我國進入了糧食安全和碳排放的脫鈎期,糧食產量快速增長,農業碳排放總量穩中有降,單位糧食產量的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此外,我國大豆、馬鈴薯、甘蔗等單位農作物的碳排放強度也呈下降趨勢。

  減排舉措上,我國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農業減排固碳戰略、政策和技術措施研發推廣等,已基本建立了農業農村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政策和技術體系。如構建秸秆還田下水稻豐產與甲烷減排的稻作新模式,實現水稻增產最高達8.8%、氮肥利用增效超過30%、稻作節本增收8.3%~9.7%和甲烷減排31.5%~71.7%的顯著效果。在育種方面,我國培育並推廣節水抗旱稻,每畝稻田甲烷排放降低90%~95%,在安徽、湖北、浙江、海南等地年種植面積超過300萬畝。在推進化肥減量增效、降低農田氧化亞氮排放方面,2020年,全國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比2016年減少12.3%,測土配方施肥19.3億畝次,比2015年增加17.7%。同時,2020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6%,甲烷和氧化亞氮減排率超過3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