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統籌全市“一盤棋” 擘畫科創“大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3-04-08 18:02:57


  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揭曉。根據《改革方案》,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是其重要內容之一。之所以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改革方案》明確闡述: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

  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是科技部門的事,也是各級各部門的職責所在。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的安徽合肥,於2021年便成立合肥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以下簡稱“合肥市委科創委”)。

  為何設立這一機構?其主要職能是什麼?合肥市委科創委成立一年多的時間,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對此,人民網安徽頻道專訪了合肥市委常委、合肥市委科創委執行副主任袁飛。

  為何設立?

  在袁飛看來,設立合肥市委科創委有其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對於合肥而言,選擇科創是一條實現“彎道超車”的必由之路。合肥自然資源禀賦不足,“家底”不厚,謀求城市發展只能靠科技創新。

  創委的設立,有助於在全市推動形成“大科創”的格局,有利於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帶動作用,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2021年末,合肥市委科創委正式成立。這標志著在合肥,科技創新由部門工作上升為全局工作。

  據了解,作為議事協調機構,合肥市委科創委的職能為:統籌協調科技創新中的重大問題,負責組織編制戰略規劃、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協調推進重大事項、評估督查重點工作、開展政策績效評價等。<nextpage>

  “合肥市委科創委的設立,有利於強化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組織領導,構建創新驅動發展的‘大科技’格局。”在合肥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唐明德看來,此舉將更加充分地發揮科技創新在合肥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以合肥市“科創大腦”為例,2022年4月,合肥市委科創委召開的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專門研究了“科創大腦”的平台建設方案,不到2個月時間便開始試運行,今年3月份已正式發布。

  這一平台圍繞科技成果庫、技術需求庫兩個核心數據庫開展建設,企業可通過揭榜掛帥,按需求尋專家,實現創新主體間的無縫銜接,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科創資源的匯聚和高效利用。截至目前,平台已發布“揭榜掛帥”項目252件,129件榜單已揭榜,平台成交金額達5.47億元。

  做了什麼?

  成立至今,在合肥市委科創委的指導下,合肥的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加速。

  彭姣博士在科學島從事科研多年,2022年團隊瞄准市場需求,自主研發等離子體清洗設備,核心產品率先實現國內技術突破。但如何創業,彭姣仍有些迷茫。關鍵時刻,合肥科技成果轉化專班給予了大力支持。在專班的協調幫助下,彭姣申請到合肥市種子基金200萬元,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合肥有著豐厚的科創資源,大院大所衆多,如何深挖大院大所大學‘富礦’,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合肥也創新出了一些特色做法和舉措。”袁飛介紹,合肥在全國率先組建4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積極與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部門、科研單位等對接,常態化登“門”(校門)入“室”(實驗室),推動科技成果加速從“實驗場”走向“應用場”。<nextpage>

  再者,合肥市委科創委創新提出“科技招商”戰略舉措。不同於招大商,合肥科技招商將更多目光鎖定“育樹苗”“播種子”,培育初創型企業以及更早期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為它們一路保駕護航的種子基金,從設立之初,就明確“寬容失敗”,50%的“容錯率”,讓“扶早”“扶小”“扶優”更添底氣。

  事實上,深圳、廣州、南京等城市也有科技創新委員會等類似機構。那麼,合肥市委科創委有何獨特之處呢?

  “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好比是車子的兩個車輪,‘雙輪驅動’才能行穩致遠。”袁飛說,“合肥市委科創委的創新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在工作理念上,強化產業創新目標導向,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科技即產業”的理念;其二,在工作方式上,統籌各類創新資源,構建“全市一盤棋”的大格局;其三,在工作路徑上,通過健全科創平台體系、成果轉化體系、科技招商體系等,扭轉了“統指標、評項目、兌政策”工作局面。

  如何推進?

  如今,以“黑馬”之姿邁進“萬億俱樂部”的合肥,已是名副其實的“科創之城”。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創新指數報告中,合肥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較上年提升18位。在“2022自然指數-科研城市”中,合肥又前進4位,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合肥孕育而生的科創企業越來越多。<nextpage>

  數據顯示,2022年,合肥淨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34家,平均每天誕生5家,總數達6412家;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200餘家、同比增長近七成;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8家,總數達139家。合肥科技成果轉化專班對接捕捉高校院所等可轉化科技成果超過1000項,發明專利授權量首破萬件,技術合同交易總額突破千億元。

  當科技創新牽引產業創新之路越走越寬,合肥市委科創委對於未來的謀劃也日益清晰。

  “合肥也給自己定了幾個小目標。2023年力爭全年淨增國家高企1800戶以上、總量超8200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0000戶;推動高校院所成果轉化新成立企業300戶,新建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20家,科技招商落地項目200個。同時,著力突破10個左右重大‘卡脖子’技術問題、50個左右行業共性技術難題。”袁飛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專訪時表示,未來,合肥市委科創委將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致力完善“大科技”格局,著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