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是國之大者,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孔德說過:“人口即命運”。
|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據報導,一系列人口統計研究預測顯示,印度人口將在4月中旬超過中國,增至14.1億,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2023年4月下旬,聯合國或將官宣印度取代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新京報發表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文章表示,這將為印度開啟新的篇章,進而傳遞了兩個信號。其一是印度的龐大人口體量會提升其國際地位,尤其是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它還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其二則是印度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會不會因此影響中國的大國地位?
人口基數影響國力較量
文章認為,印度躍升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位置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國力的較量離不開對人口這個基本因素的考量。
之所以說印度人口規模成為世界第一,不僅僅具有象徵意義,是因為人口因素也是推動文明演進的基本力量,人口的結構變動會影響人口與外部世界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外在聯繫。
從中長期發展趨勢來看,在中低端製造業方面,印度或將與中國展開競爭。具有勞動力無限供給優勢的國家不衹有中國,印度、越南等東南亞諸國都為經濟起飛儲備了大量年輕勞動力資源。
由此獲得的啟示是,人口多寡不僅在於國家、社會和政府的觀念,而且在於國家是否具備治理人口轉化的能力;人口規模巨大固然充滿挑戰,但是在正向的思維和靈活的體制中,是可以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的,最終持續收穫潛在的人口紅利。
印度人口的相對優勢是年輕勞動力數量充裕,而且工資水平不高。但也有相對劣勢,就是作為產業工人需要培訓周期和成本,而且受傳統文化影響,工作效率似乎低下。這將無可避免地影響其人口紅利的轉化。
管理龐大的人口挑戰巨大
文章分析,印度人口之所以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力,與該國傳承至今的、早婚多育的“子福”生育文化密不可分。
印度法定婚齡為女性18歲,男性21歲,然而童婚在一些地區也依然流行。據聯合國推算,印度有大約2.23億女性在未成年時結婚,早婚導致早育多育,女童入學率低下。
而從人口年齡結構看,中國0-14歲占比17.95%,15-59歲占比63.35%,60歲及以上占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占比13.50%;印度0-14歲占比31.2%,15-64歲占比63.6%,65歲及以上占比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