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度將成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3-04-13 08:38:29


 
  可以看到,印度人口年輕有活力,生育潛力大。但印度農業人口占據總人口的70%以上,這部分勞動力整體受教育水平低下。

  根據預測,2064年全球人口將增至峰值97億,印度人口或將持續增長至17億,管理這麼龐大的、宗教信仰各異的人口或成為印度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龐大的人口規模也會給印度的淡水資源、能源安全和環境衛生帶來壓力。

  此外,面對迅速增長的工作、年齡、人口,國家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也受到考驗。印度嚴重的階層分化和固化制約其生產力發展,使印度半數以上的勞動力仍在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生產活動,效率低下,難以充分釋放人口紅利。

  中國需挖掘人口結構優勢

  文章指出,人口是國之大者,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孔德說過:“人口即命運”。

  生育率高的國家往往是人均收入低的國家,未來,隨著時間推移,全球人口增長可能越來越集中在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從中國人口看,中國當前正面臨著少子化與老齡化趨勢的挑戰。如何面對這種人口趨勢的轉變,需要我們加以正視。

  在某種意義上,孩子既是個人、夫婦和家庭的“私人品”,也是國家、社會和民族的“公共品”,所以生育既是關係家族繁衍的家事,也是關係民族繁衍的國事。傳宗接代、種姓繁衍是亘古不變的中國價值觀,追求人口可持續發展也是人類普遍的價值觀。

  2022年是中國人口負增長的元年,中國內地總人口 下滑至14億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是60多年首次出現人口下降 。中國由此進入人口紅利收縮、人口負擔(負債)擴張的時期。

  因此,如何保護好中華民族的生育文化和生育能力確實是一個戰略性話題,中國要回歸到更替水平上下附近的適度生育水平上,推動以人口復興為宗旨的第三次人口轉變的到來,“強力支持優化生育”和“軟性鼓勵適度生育”是題中應有之義。
可以說,中國告別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地位,同時也告別了人口總量理論統治的舊時代,卻迎來了培植、挖掘人口結構優勢和憑人口實力決勝未來的新時代。我們要把握好這種人口大變局,在新征程中,實現新的趕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