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地方財政收入增幅普遍回升
http://www.CRNTT.com   2023-05-16 08:44:26


   
  為了將寶貴的財政資金更好地花在“刀刃”上,各地加大創新探索,多措並舉提升支出質效。比如,上海進一步發揮預算績效管理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啟動實施2023年市級財政評價工作,涉及30項工作任務,資金規模較上一年增長近76%。
  
  發揮財政資金直達機製作用也是一個重要抓手。安徽建立了省級直達資金項目清單管理機制,一季度全省直達資金累計支出650.3億元,支出進度45.7%,高於序時進度20.7個百分點,更好支持全省重大戰略任務、保障市縣財政運轉和落實惠企利民政策。
  
  “總體來看,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較快增長,反映各地有力落實積極財政政策,保持較高支出強度,有效助力經濟恢復。”在充分肯定一季度地方財政支出表現的同時,馮俏彬也提出,與衛健、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相比,一些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類相關支出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對於穩投資穩預期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各地要進一步挑起大梁,持續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投入保障,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向好。”馮俏彬說。
  
  仍需系統發力
  
  “從‘五一’假期旅遊業的復甦態勢來看,經濟增長預期改善有望維持樂觀。隨著國家各項穩增長宏觀經濟政策有效落地和實體經濟加快復甦,地方財政平穩運轉將獲得更有力支撐。”汪德華表示。
  
  專家認為,進一步推動地方財政平穩良好運行,還需發揮系統合力,著力攻克難點堵點,實現經濟和財政良性循環。“從一季度各地財政收入結構上看,稅收收入占比相對穩定,但一些地方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增速形成較大反差,消費稅、印花稅、車購稅、資源稅收入下降幅度較大。”張依群認為,這說明財政收入總量和質量隨著經濟恢復有待進一步提高。
  
  “下一步,各地還需著力解決預期、收入、就業等影響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問題,進一步夯實財政平穩運行基礎,同時也要繼續有力有效落實好積極財政政策,推動實現經濟和財政良性互動。”馮俏彬說。
  
  今年以來,各地財政部門與其他部門進一步加強協同聯動,拿出更多真招實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把穩預期落到實處。比如,重慶今年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力爭全年新增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擔保業務規模超過250億元。寧波積極推進農業信貸擔保工作,持續放大財政金融協同支農效應,截至3月底農擔公司累計擔保規模已突破37億元,放大政策效用超過18倍。
  
  政府採購進一步向中小微企業傾斜,給市場注入更多信心。比如,廣西今年繼續對中小微企業實行政府採購“優先”、預算預留“加額”、採購資金“快付”等措施,一季度全區政府採購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158.61億元,占全區政府採購金額的85.85%,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四川財政部門專門發文,要求省級採購單位按規定公開本部門上年度面向中小企業預留項目執行情況,同時綜合運用預留採購份額和價格評審優惠等措施,進一步提高政府採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份額。
  
  各地也靠前發力,加速釋放專項債帶動作用。3月24日,湖南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招標發行2023年新增政府專項債券108.75億元,總投標量2347.10億元,全場認購倍數21.58倍。此次發行的90個專項債券項目,預計拉動項目總投資462.30億元。2023年,財政部提前下達福建省新增政府專項債務限額933億元,一季度福建已發行新增專項債券資金914億元,優先支持在建和成熟度高的項目。
  
  堅持“過緊日子”也是專家們的共同觀點。“儘管各地財政運行更趨平穩,收入持續回升,各地還是要繼續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嚴把支出關口,充分發揮積極財政有保有壓有效的調節作用,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張依群表示。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董碧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