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頭等大事
http://www.CRNTT.com   2023-06-23 08:46:53


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是中國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國最大的國情。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安全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意義、戰略重點和實踐要求,為做好新時代國家糧食安全工作、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深刻認識新時代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糧食安全政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文章表示,解決好吃飯問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是中國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國最大的國情。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世情國情糧情,確立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出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實現了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多人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新征程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順應居民收入增長、食物結構升級變化的新趨勢,滿足人民群眾對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的新需求,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的有效供給。
  
  牢牢端穩中國飯碗,是應對世界動蕩變革的法寶。一個國家衹有實現糧食基本自給,才有能力掌控和維護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這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征程上,衹有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始終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國際糧食安全合作,是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支撐。糧食安全關係人類永續發展和前途命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也為世界各國解決糧食問題提供了借鑒和啟迪。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推進全球發展倡議落地落實,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加強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匯聚起應對糧食安全挑戰的全球合力,共同提升全球糧食供給保障能力,共同維護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共同推進全球糧食安全治理體系更加公平合理,為促進世界繁榮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支撐。
  
  把握新時代保障糧食安全的戰略要求
  
  文章提出,準確把握糧食安全的戰略定位。看待糧食安全問題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還要認識到,糧食安全始終是我國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的基礎支撐,衹有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才能在嚴峻複雜的世界變局中有效防範抵禦各類風險挑戰,為確保國家大局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14億多人口的中國,任何時候都必須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飯碗。必須始終綳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中國人的飯碗端穩端牢。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確保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既要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業,也要加快補上烘幹倉儲、冷鏈保鮮、農業機械等現代農業物質裝備短板;立足抗災奪豐收,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防災減災體系等建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