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23-06-27 09:14:31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習近平總書記4月視察廣東時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總書記為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指明了方向。

  一、相較於“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定位更高、視野更廣

  近年來,廣東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截至2022年區域創新能力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一,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6%,“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在全球頂級科技集群區域排名中連續3年位居第二,成長為國家重要創新動力源,形成了市場厚度高、產業體系完善、轉型升級動力足等優勢。當前,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多元化布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發展態勢,廣東亟須通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形成更為強大的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穩定和提升製造業占比、優化產業結構以及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相較於“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定位更高、視野更廣。其特點包括:創新的原創性、系統性以及需求導向,科技自立自強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建立全球創新網絡樞紐或節點地位,若干領域引領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等。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著力解決創新從哪裡來、創新如何服務產業發展、創新的基礎支撐在哪裡等重大問題,是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和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路徑。要通過“四鏈”深度融合形成主體間地區間的開放創新生態,提升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要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的導向,建立健全“四鏈”深度融合機制,使完善的產業體系與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更好結合起來。

  二、以創新鏈產業鏈協同為核心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力

  要加強創新鏈產業鏈協同的頂層設計。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全鏈條整體部署,對政策、資金、項目、平台、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系統布局,建設創新鏈賦能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推動人才、知識、技術、資金、數據等創新要素導向大產業、大平台、大項目、大企業,增進開發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等載體的產業科技創新空間,提升實驗室體系、一流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骨幹企業等主體的戰略科技突破能力,構築“原創性知識與思想—關鍵核心技術—主導標準—戰略產品—世界知名品牌”高端產業價值鏈。

  此外,健全跨地區跨邊境創新協作機制,促進內外創新鏈產業鏈互融互促。健全城市群內產業科技創新一體化及共享機制,發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產業創新平台和重大企業創新平台的資源集聚以及技術空間溢出效應,推動人才流、信息流、數據流、知識流和資金流的多向融通,支撐全產業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三、以科技成果孵化及價值實現為方向增進區域產業創新力

  圍繞創新鏈產業鏈部署精準配置資金鏈和人才鏈,降低創新實現及價值變現的不確定性成本,建立持續孵化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力。

  一方面,建設科創金融生態圈,完善科技信貸、科技保險、投貸聯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健全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和產業投資機制,建立面向種子、啟動、成長以及成熟等創新全生命周期的“橋接式”投資機制。進一步提高風險投資等直接融資規模及水平,積極發展由政府主導或者參與的風險投資基金,完善“募投管退”全鏈條服務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