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殷墟到大邑商 展示殷墟考古新發現
http://www.CRNTT.com   2023-07-09 12:16:59


 

  2016年,考古工作者在與殷墟宮殿區直線距離約10公里的殷墟東北部新發現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的辛店遺址,其中鑄銅作坊約50萬平方米。新發現的青銅鑄造相關遺跡與遺物數量巨大、保存較好、生產工序完整、持續時間長久,是迄今所知商周時期面積最大的鑄銅作坊。作為商都大邑商的重要組成部分,辛店遺址也佐證了中國早期文明的“低密度城市化”。展覽還展出了袁小屯遺址、老六莊遺址、桑園遺址等最新考古發現出土的觚、爵、鼎、簋、瓿等青銅禮器。這些考古都為研究殷墟大邑商範圍、布局、文化內涵提供了新材料。

  由考古調查及發掘資料可知,晚商時期,殷墟由洹北商城發展為超大型商王朝都邑。洹河流域至少存在著洹北商城與殷墟為一級、陶家營與辛店遺址為二級、其他小型遺址為三級的聚落結構形態。甲骨文與金文所記載的“大邑商”“天邑商”應非虛指,有著豐富、多樣的實物佐證。

  ·依托甲骨文藏品講好漢字故事

  展覽的最後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篇章“文字——維繫中華民族的基因”,介紹了甲骨文在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考古出土的甲骨文雖然較少,但發現的相關遺物卻極為重要。比如安鋼二煉廠區M11嵌綠鬆石骨柶、大司空村H37刻辭牛骨等,豐富了對甲骨文辭例、契刻與裝飾方式的認識。2016至2017年,大司空村東地發掘的無字甲骨坑出土甲骨165片,這是在殷墟宮殿區之外發現無字甲骨最多的一次,增加了殷墟蔔骨整治方式的內容。2009年在王裕口村南發現的貞人墓地,以考古發掘的方法確認了甲骨文中貞人的遺存,這在殷墟尚屬首次。

  從最初取龜甲、獸骨備料,到最終刻辭等諸多環節,蔔骨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王裕口村南地兩座貞人墓主隨葬了多件與甲骨占蔔相關的工具,銅刀、銅錛、銅鑿、銅刻刀、玉刻刀、磨石等一應俱全,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相關的工具磨石、刻刀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