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飼料糧供給關乎國家糧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3-07-10 08:53:49


 
  積極推進飼料糧減量替代

  我國在推進飼料糧減量替代方面採取了哪些舉措?有何效果?

  薛敏(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飼料加工與質量安全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2022年我國工業飼料產量達3.02億噸,產值1.32萬億元,居世界首位,這需要龐大、穩定的飼料原料供應體系支撐。我國畜禽飼料長期以玉米豆粕型日糧配方為主,飼料糧消費比重大。從我國資源禀賦來看,國內飼料原料中,能量供給有餘,蛋白含量偏低,需要進口資源彌補,蛋白原料進口依存度高。2022年,我國啟動了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多管齊下,推動大豆油料擴種,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但進口大豆仍有9108萬噸,90%以上用作飼料,對外依存度仍在80%以上,一定程度上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受限於我國國情和資源禀賦,國產大豆因耕地面積、品種單產等因素影響,國內滿負荷生產也難以滿足需要。

  在這一背景下,需以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高轉化率為目標,聚焦“提質提效、開源增料”,統籌利用植物動物微生物等蛋白飼料資源,加強飼料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引導飼料養殖行業減少豆粕用量,為促進飼料糧節約降耗,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在畜牧業飼料生產全面增長的情況下,通過採取減量替代措施,飼用豆粕比上年減少320萬噸,相當於減少大豆需求410萬噸,飼用豆粕在飼料中的占比降至14.5%。2023年,農業農村部制定發布的《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從2022年的14.5%降至13%以下、全國優質飼草產量達到9800萬噸、在全國20個以上大中城市開展餐桌剩餘食物飼料化利用試點等。

  目前,我國在推進飼料糧減量替代方面,主要採取提效、開源、調結構等綜合措施,為保障飼料工業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低蛋白日糧“提效”措施,最高可減少豬禽飼料蛋白消耗1320萬噸。低蛋白日糧名為“低蛋白”,實際為“高品質”,能提高飼料蛋白消化利用率,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畜牧業減排的必然要求和發展方向。我國氨基酸工業、飼用酶制劑產業從數量和技術上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可以為低蛋白日糧應用提供有力保障。根據《豬營養需要量》和《雞飼養標準》中豬、蛋雞和肉雞不同生長階段蛋白需要量,通過增加合成氨基酸添加量,豬、蛋雞和肉雞養殖全程飼料蛋白含量可降至低蛋白水平,對生產性能和平均飼料成本沒有明顯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組織實施飼料配方軟件國產化、飼料糧減量替代技術體系研究等重點項目,通過挖掘飼料資源潛力、研發關鍵技術,突破玉米豆粕型配方限制,以多元化低蛋白日糧精準配方和精細加工為抓手,實現配方軟件國產化彎道超車。

  二是新蛋白資源挖潛“開源”措施,最高可增加飼料蛋白供應量1200萬噸。目前已研發多元化飼料資源,充分挖掘動植物、微生物資源潛力,替代傳統飼料生產方式,並研究建立相應標準和規範體系,形成較完善的大豆、玉米等減量替代技術體系,開辟我國飼料原料供給新途徑。利用合成生物技術,轉化一碳氣體,“無中生有”製造蛋白質,通過生物固碳技術開發新型飼料蛋白資源。以微生物菌體蛋白為例,其粗蛋白質含量高達83%以上,18種氨基酸占蛋白質比例達94%,蛋白質消化率超95%,10種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結構比例接近魚粉,遠優於豆粕。根據對其生產潛力的估算,如果將工業尾氣總量的60%用於發酵,可生產飼料蛋白520萬噸,同時為溫室氣體減排作出貢獻。

  此外,餐桌剩餘食物也是可利用的資源。據估測,我國35個大中城市餐桌剩餘食物近2000萬噸,這部分資源經適當加工後可作優質飼料原料。若在全國收集餐桌剩餘食物,按照利用率60%測算,可轉化成飼料蛋白100萬噸。若在35個大中城市收集餐桌剩餘食物,按照利用率70%測算,可轉化成飼料蛋白70萬噸。

  三是優質飼草“調結構”措施,可增加優質飼草蛋白供應590萬噸。如果利用現有耕地擴種苜蓿和青貯玉米各500萬畝,可生產優質苜蓿300萬噸、青貯玉米600萬噸,折合增加飼草蛋白供應量110萬噸;採用苜蓿玉米套作模式,利用現有耕地推廣苜蓿玉米套作種植2500萬畝,飼草蛋白平均畝產量增至160公斤,為奶牛養殖增加優質飼草蛋白供應量230萬噸;通過開發利用鹽碱地、灘地等土地資源,每畝可產出飼草蛋白50公斤,如果開發利用鹽碱地、灘地等土地資源5000萬畝來種植優質飼草,可再增加飼草蛋白250萬噸。

  根據以上措施,預計國內飼料蛋白缺口可從3290萬噸壓縮到180萬噸,其中減需求1320萬噸、增供給1200萬噸、做替代590萬噸。此外,我國低值農副產品和廢棄物存量豐富,開展低值農副產品和廢棄物飼料化的生物轉化可以變廢為寶,提高相關資源利用價值。通過生物技術提高秸秆、釀造糟渣、陳化穀物的飼料化利用率,促進農業農村資源循環和綠色發展,實現玉米減量替代2000萬噸。

  借鑒國際經驗提升供給能力

  從全球範圍來看,發達國家如何保障飼料糧供給安全?

  韓昕儒(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近10年來,全球飼料糧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根據經合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數據,全球穀物的飼用需求量從2012年的8.3億噸增至2021年的10.3億噸,增幅達到24%,比食用需求的增幅高11.5個百分點。蛋白粕類的需求量從2.7億噸增至3.6億噸,增幅達到33.3%。與此同時,全球人口總量增加了7.5億人,人均肉蛋奶需求量分別增長了2.1%、9.0%和5.8%。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和膳食結構轉型升級,畜產品需求快速增長,帶動飼料糧需求的快速增長。

  從生產端看,飼用穀物產量增長迅速,生產集中度較低。飼用穀物產量從2012年的12.8億噸增至2021年的17.0億噸,增幅達32.8%,比同期稻穀和小麥的產量增幅高21.7個百分點。2021年,飼用穀物產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美國、中國和巴西,三國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為43%,比2012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飼用穀物的生產集中度與小麥基本相同,低於稻穀60%的水平。

  油料作物的產量同樣快速增長,但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國和阿根廷。2012年至2021年,油料作物產量從2.6億噸增至3.9億噸,增幅達到50%。2021年,油料作物產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三國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達到了77%,比2012年的產量前三名集中度提高了4.5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油料作物單產水平普遍偏低,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產品,主要集中在美洲等人口少、耕地多的國家。2021年大豆和油菜籽的全球平均畝產分別為191公斤和129公斤,明顯低於稻穀的318公斤、小麥的233公斤和玉米的392公斤。

  面對需求增長和國內資源條件限制,發達國家在進口畜產品和進口飼料糧之間普遍選擇了進口飼料糧。除了防疫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畜牧業的附加值更高、產業鏈更長。將畜牧業產業鏈留在國內,更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在歐洲,德國的肉蛋奶綜合自給率為107%,飼料糧自給率為64%。在東亞,日本的肉蛋奶綜合自給率為79%,飼料糧自給率僅為2%。為了保障飼料糧供給安全,發達國家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國內有限資源盡量用於生產飼用穀物。由於玉米、大麥等飼用穀物也兼具食用、加工等用途,且單產水平普遍高於油料作物,發達國家普遍優先用國內資源保障飼用穀物的生產。例如,在以豬肉生產為主的國家中,德國的飼用穀物自給率達86%,油料自給率僅為26%;在法國,飼用穀物自給率達181%,油料自給率為83%。在以牛羊肉等草食畜牧業為主的國家中,英國的飼用穀物自給率達84%,油料自給率僅為41%。飼料糧自給水平反映了這些國家對飼用穀物和油料作物保障的優先序。尤其是法國,充分利用自身比較優勢生產飼用穀物且實現淨出口,並沒有採取飼用穀物和油料作物均衡發展的戰略。

  二是通過科技提高飼料糧生產效率。2021年,我國的玉米單產水平分別是法國、德國和美國的68.6%、62.6%和56.5%,大豆單產水平分別是法國、德國和美國的63.5%、60.7%和56.6%。造成我國和發達國家飼料糧單產水平差別較大的主要原因除了耕地質量等資源禀賦因素外,農業科技研發和應用水平是重要原因。在科技研發投入方面,以種業研發為例,國外種業龍頭企業的研發投入遠高於國內企業。在科技進步貢獻方面,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但德國、法國、美國等發達國家普遍超過80%。

  三是通過培育跨國企業掌控飼料糧產業鏈。培育跨國企業是發達國家掌控飼料糧產業鏈,保障本國飼料糧安全的重要手段,巴西、阿根廷等飼料糧主要出口國高度依賴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在生產端,科迪華、拜耳、巴斯夫、科沃施等跨國企業控制了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久保田、克拉斯等跨國企業控制了農機裝備。在貿易端,國際四大糧商控制著70%以上的糧食貿易,掌控著全球糧食貿易定價權。

  為了確保穀物基本自給,有必要在立足“大國小農”國情和人多地少資源禀賦的基礎上,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不斷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能力。落實大食物觀,統籌確定中長期飼用穀物、油料作物和畜產品的保供目標並優化其生產布局。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度,鼓勵飼料糧領域科技創新,探索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投入融資機制,盡快彌補與發達國家間的生產效率差距。加快培育全產業鏈的農業跨國企業或聯合體,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戰略合作,提升飼料糧進口來源和渠道的多元化水平。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