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弘揚企業家精神,做大做優做強民營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3-07-22 17:23:48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導,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31條政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意見》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

  為了促進高質量發展,我國正在建立更高水平的市場經濟體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構建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尤其是要強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等,以推動市場主體通過基於規則的公平競爭,實現更高效率與更高質量的增長。

  市場治理體系升級對政府和民營企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政府必須盡快基於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原則,建立相應的制度架構和監管架構。監管執法要加強監管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做到公平、透明、穩定與可預期,不能頻繁變動或主觀性過強,杜絕選擇性執法和讓企業“自證清白”式監管。應該建立有助於企業低成本有效維權的機制,避免被打擊報復。在市場准入、公平競爭以及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方面,必須做到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在傳統發展模式階段,一些在市場競爭中不占據優勢地位的民企,為了抓住市場機會可能會採取各種方式,重視政商關係與社會資源,為了追求財富存在過度多元化現象,很多企業忽視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建設,缺乏市場風險意識與防範機制。在新發展階段,民營需要通過自身改革發展、合規經營、轉型升級適應新的市場監管環境與競爭環境。企業會同時面對市場波動和自身能力建設兩大挑戰,這需要企業努力適應更高標準市場經濟體系,尤其是將法治和規則置於效率之前,以促進質量的提升。

  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將會減少對基建、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依賴,轉向消費主導,推動以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由於存量民企中有較大比例依附於基建和地產等領域,他們未來發展可能會受影響。此外,公平競爭的市場化環境會通過優勝劣汰提高行業集中度,部分企業會在競爭中被淘汰。我們需要正確認識這些民企的退出,它不是所有制歧視或打壓,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市場規律,為了避免被淘汰,民企應該堅守主業、創新驅動,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有觀點認為應該通過政策刺激減少轉型傷痛,尤其是主要由民企承擔轉型的代價。然而,對於這個說法,我們可以參照美日經驗來判斷。1970年代,美國政府主導的高增長階段結束,因為企業已經摘光了“低垂的果實”,踏入科技高原後,需要科技革命與技術創新作為新動力;政府長期實施凱恩斯主義政策導致滯脹現象,繼續搞財政貨幣刺激也已經無效。在這個階段,美國從政府管理型經濟向企業家經濟轉變,大力發揚企業家精神,最終通過創新和信息產業革命走出困境。

  而在1990年左右,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政府長期依靠財政與貨幣政策維持穩定局面,受到保護的企業缺乏改革和創新動力,出現失去的三十年現象,大量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消失。因此,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走出困境只能依靠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我國要為民營企業提供國際一流的創業和營商環境,服務於企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與此同時,民營企業需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增強創新意識、合規意識與競爭意識,在高質量發展的環境中,做大做優做強民營經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