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3月,中國兩會勝利閉幕,當世界還在思考踏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的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什麼時,隨後舉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給出了最新鮮的答案。習近平主席在這場對話會上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成為國際輿論場上的新熱詞。
從全球發展倡議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全球文明倡議,在世界深受各種挑戰困擾之時,中國貢獻的系統性方案,順應了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渴望與期盼,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對完善全球治理的新思考,成為新形勢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有感而發:“真誠希望中國能夠繼續發揮領導力和影響力。”在美國亞洲協會中國問題專家貝茨·吉爾看來,“三大倡議”的提出代表著,在經濟力量之外,中國開始在一個新的領域展示優勢和實力,那就是思想領域。
是思想的引領者,也是行動的先行者。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起而行之,行而不輟。
全國兩會閉幕後一周,習近平主席開啟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擘畫新未來新願景,也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積聚理性聲音、積累有利條件。中俄元首克里姆林宮會談後,俄羅斯媒體第一時間發出報導:“普京:中國的烏克蘭方案可以作為解決衝突的基礎”。
莫斯科之行歸來,中國元首外交即轉入下一項日程。3月底至4月中旬,習近平主席接待了亞、歐、美、非四大洲7位外方領導人的來訪。3月31日下午,接連3場雙邊會見;4月6日至7日,北京廣州兩地奔忙。深耕周邊外交、重啟中歐交往、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大國外交的春季交響激蕩四方。
2月7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匈中雙語學校學生胡靈月(左)和宋智孝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鄧耀敏 攝
有面對面交往的熱度,也有書信外交的溫度。一封封真摯信函從北京發出,送到了匈牙利青少年、中亞留學生、孟加拉國兒童的手中,送到了希臘學者、阿拉伯知名藝術家、比利時友好人士、中美鼓嶺情緣和中英破冰精神傳承者的面前。回憶一幕幕交往故事,寄語新一代友誼使者,闡述文明交流互鑒之道,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親力親為的元首公共外交讓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更加真實可感,也讓求和平、謀合作、促發展的中國理念下沉民間、直抵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