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法國為何要與中國相向而行?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3:56:46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打破外交慣例訪華,並在結束訪華行程後明確提出歐洲不是美國的附庸,台灣不是歐洲的問題。隨後在7月的北約峰會上,法國又是唯一一個堅決反對北約在日本設立辦事處的國家。馬克龍總統以不同於西方的方式和中國相向而行,自然是為了在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下謀取本國最大利益。這是自二戰後法國國家戰略的延續。

  法國長期都是世界和歐洲大國,但二戰的慘敗和美蘇兩大國的崛起,使得它淪為二流國家。自那時起,法國把重返世界大國地位作為最重要的國家利益。正如戴高樂將軍在回憶錄中所說:“法國如果不偉大,就不成其為法國”,他對首次來訪的德國總理阿登納坦率的講:“許多世紀以來,法蘭西民族已經習慣於做歐洲的巨人,而正是基於自己的這種光榮感和由此而產生的責任感,使她維持了她的統一”,把它上升到了法國文明存續的高度。自此歷任法國總統都把重建法國的“偉大”和“獨立”實現戰略自主作為外交核心。

  面對國力相對下降的現實,戴高樂將軍戰略性的借助外部環境,即利用自己在東西方對抗中的特殊地位來達到目的。所以他一方面退出北約,收回法國地中海艦隊、飛機中隊的指揮權,拒絕在本國領土上儲存美國核武器。另一方面和蘇聯、中國建立起特殊關係。

  維護國家利益的不二選擇

  1966年戴高樂是第一個訪問蘇聯的西方領導人,建立了元首互訪機制,極大的提升了法國的國際地位。法國也是第一個和蘇聯在航天領域合作的西方國家。1972年法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由蘇聯發射升空、1982年法國太空員成為第一個與蘇方一起飛向太空的西方人。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法國也是唯一一個拒絕譴責和制裁的西方國家。當中國都響應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時,法國照常參加。

  法國則是第一個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蓬皮杜總統則是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西方領導人。法國也由此成為冷戰時可以和任何一方溝通的國家。

  就此法國成功擺脫美國控制,以二流國力擁有世界一流國家的地位。顯然,法國的國家利益和要一統西方甚至要一統世界的美國發生了根本性的衝突。可以說,冷戰一方面是美蘇爭霸,另一方面是法國要獨立於美國實現戰略自主成為世界重要一極。戴高樂為此自豪的說:“美國霸權是全球性的巨大危險,我們是唯一有膽量去應對的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