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7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7月24日,為期3天的浦江基礎科學發展論壇在上海開幕。來自國內外的近40位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多位菲爾茲獎得主、各國科學院院士,圍繞“基礎科學的現狀與未來”主題共謀創新、共話合作。
著名數學家、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在開幕式上表示,上海要打造成基礎研究尤其是數學研究的世界重鎮,不能只盯著數學的應用領域,更要推動數學本身的基礎研究。“沒有數論、代數、幾何等數學基礎的強勢,應用是做不出來的。交叉學科的發展,也需要兩個學科都很強,才能做成交叉。”他說。
對於上海的基礎研究,丘成桐認為,長三角既有數學研究的歷史沉澱,也有如今足夠的經濟能力支撐,應該吸引來自中國乃至全球最好的學生和學者來滬求學和做學問。“基礎研究關鍵是人才的引入。”丘成桐說,上海要積極打造適合做學問的環境,讓學者可以發揮所長,能發展出自己的學問。
圍繞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目標,上海近年來不斷營造適合基礎研究的環境。在推動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等基礎科學發展上,上海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牽頭組建的國家實驗室完成高質量入軌運行。已建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5個,加快推動國家基礎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為開展前沿科學探索匯聚和培育頂尖的人才。
同時,上海以基礎研究特區建設為切入點,不斷優化選題機制、支持方式和評價管理體系,給予科研人員長期穩定支持,並在上海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部分人才類項目中率先實施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賦予科學家更大的自主權。
論壇召開期間,與會的國內外優秀科學家與上海科學家開展了多場互動交流對話,以此構建科學家國際交流的平台,進一步促進上海數學研究的開放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