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連續兩年位居全球首位
http://www.CRNTT.com   2023-08-10 15:24:19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近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並網發電,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製造及運營能力再上新台階。推動度電成本下降,研製關鍵零部件,發展走向深遠海……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迅猛,已進入規模化開發階段。面向未來,隨著技術不斷突破、跨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海上風電行業將走得更遠、更穩。

  福建北部海域,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風機迎風轉動,將綠色電能送往千家萬戶。日前,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這裡成功並網發電,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製造及運營能力再上新台階。

  截至2022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已超3000萬千瓦,連續兩年位居全球首位,占比達一半左右。將時間軸拉長,截至2012年底,累計裝機約39萬千瓦;截至2017年底,累計裝機約279萬千瓦。可以看出,我國海上風電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已進入規模化開發階段。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積極推動近海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技術創新和示範應用”。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有哪些優勢?下一步還需向哪些方面發力?記者進行了採訪。

  開發勢頭強勁,大幅提升經濟性

  要瞭解16兆瓦海上風機“巨無霸”,不妨先看幾個關鍵字:“大”,單支葉片長123米,葉輪掃風面積約7個足球場大小;“高”,輪轂中心高度152米,相當於50層樓高;“綠”,每年可輸出超6600萬千瓦時的綠色電力,能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用電量。不僅如此,其開發應用還攻克了超長柔性葉片、大型主軸軸承、超大容量發電機小型化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

  從2007年1.5兆瓦風機在渤海建成發電、葉片長度不到40米,到如今的16兆瓦、18兆瓦“巨無霸”風機陸續推出,機組大型化成為海上風電發展的顯著趨勢。“應用更大的風電機組,能夠節省用海面積、提高發電效率、降低安裝施工成本等,繼而推動項目整體度電成本下降。”金風科技海上業務單元總經理於晨光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