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23-08-30 10:07:06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透支消費者信任,只能獲一時之利 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不掃碼註冊會員,沒法點餐”“得掃碼關注才可以繳停車費”“必須關注公眾號才能開發票”……本應帶來便利的二維碼,如今卻因強制關注公眾號繳費、被迫授權個人信息等情況的出現,成了消費的“攔路碼”。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反對強制關注公眾號”消費監督工作,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強制掃碼”影響消費體驗

  “掃碼點餐,必須先關注公眾號,不然點不了。”近日,家住江蘇揚州的劉女士在一家餐館掃碼點餐時,卻被提示要關注商家公眾號並授權她的手機號碼等信息。“如果不選擇‘同意’就沒法點餐,我只能照做。”

  “但掃碼關注只是一個‘開始’,之後有些商家公眾號會沒完沒了地給我推送垃圾信息。”劉女士說,各種營銷廣告令她煩不勝煩,還有些商家在掃碼點餐時,要求提供姓名、電話等個人信息,或者要求開通訪問消費者位置信息權限,讓人感到不安。

  類似的行為並不少見,如今,“強制掃碼關注”頻現多種生活場景。

  “最近在一家商廈出停車場時,我沒有提前繳費,本來以為掃出口閘機的那個二維碼就可以顯示交多少錢,但沒想到要先關注公眾號,點擊其中的停車繳費菜單跳到小程序後,才能完成付費,非常麻煩。”上海居民趙先生說。

  為了應付監管,部分商家甚至打起了“擦邊球”。比如有些店鋪的商家在結賬時要求消費者下載使用該店APP,否則只能選擇現金支付,無形中導致消費者體驗大打折扣。

  專家認為,技術進步應使百姓生活更加便捷,“強制掃碼”忽視了消費者的意願和感受。部分商家靠“霸王條款”與耍“小聰明”透支消費者信任,只能獲一時之利,最終會砸了自己的生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