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發揮企業補鏈強鏈穩鏈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3-09-22 07:54:37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專精特新企業是增強經濟韌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關鍵主體,也是激發創新活力、完善產業生態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員盛朝迅文章表示,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專精特新企業成為各國產業政策支持的重點,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
  
  文章提出,一是補鏈建鏈的關鍵主體。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發展格局的基礎,也是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目前,中國已基本形成規模大、體系全、競爭力強的產業體系,但在部分產業鏈關鍵環節還存在“卡脖子”“掉鏈子”等問題。專精特新企業大多處於產業基礎領域,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有助於提升產業基礎能力,銜接生產鏈斷點、增強產業鏈韌性、提高經濟抗風險能力。據工信部數據,中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在納米微球、石墨設備、海底電纜、半導體設備及材料等部分領域實現國產替代。專精特新企業成為短板產業補鏈和新興產業建鏈的關鍵主體,有助於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繼續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突破一批關鍵急需基礎產品。同時,支持龍頭企業與專精特新企業形成良好的大中小企業共生發展生態,通過市場採購、專業化分包等方式給予製造業基礎領域的中小企業持續穩定的訂單,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在補鏈建鏈中不斷創新升級。
  
  二是強鏈優鏈的重要力量。專精特新企業的特點是創新活力比較強,研發投入強度大,技術專利成果多,整體競爭力強、附加值高,在產業鏈中處於不可或缺的關鍵位置。截至2022年底,全國認定的近9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研發人員占比達到28%,平均研發強度達到8.9%,是當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研發強度的6.3倍,企業平均授權發明專利數超過15項。與此同時,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度應用的比例是一般中小企業的2倍多。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使其掌握“一招鮮”的獨門絕技,發揮數字經濟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中的賦能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產業鏈的競爭水平以及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對於打造具有先進性和更強競爭力的產業鏈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推動傳統產業升鏈和優勢產業延鏈。需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台,探索多元且精準有效的金融支持方式,加速提升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和基礎軟件等研發製造能力,在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高技術領域培育出一批高成長性、創新能力強的專精特新企業。
  
  三是穩鏈固鏈的重要載體。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本土化、分散化、多元化趨勢明顯,部分電子信息加工組裝環節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外遷現象。在此背景下,加工組裝環節話語權下降,而處於產業鏈關鍵環節、掌握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能夠自主生產關鍵核心零部件、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企業和擁有渠道控制能力與訂單權的品牌規則控制商及產業生態主導企業的話語權上升。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基礎裝備、關鍵零部件、工業軟件、基礎材料等關鍵環節升級發展,有助於增強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中的話語權。
  
  文章強調,要把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作為穩鏈固鏈的重要抓手,通過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逐步實現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進一步保障產業鏈完整性和多元供給能力,持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同時,把關鍵環節留在國內,主動構建跨境協作產業鏈新模式新路徑,持續增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緊密程度和黏性,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贏局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