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桌現場(中評社 徐媛攝) |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助理記者 徐媛)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九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第四場大使圓桌論壇日前在京舉行,本場大使圓桌討論以“多層次合作參與全球發展共建-展望下一個十年”為主題,CCG副主任劉宏主持討論。當日,CCG研究撰寫的報告《“一帶一路”十周年:回顧、展望與多邊化發展建議》在論壇上發布。
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會長高元元表示,面對全球南北差距、貧富鴻溝等挑戰,僅憑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獨善其身,衹有對接各國政策,在全球更大範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與共同發展。展望“一帶一路”未來十年,高元元認為,和平與發展還是不變的主題。全球化、科技創新、氣候變化等因素正在重塑國際關係,中國積極倡導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在構建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國際秩序方面貢獻力量。
中國—東盟中心教育文化旅遊部主任賀迪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對東盟十分重要。大部分東盟成員國是發展中國家,需要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區域內互聯互通,並與外部市場相連接。當前,中國與東盟的關係發展勢頭強勁,對於東盟而言,中國不僅僅是一個鄰居,還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賀迪說,“過去,大部分基礎設施融資來自發達國家,或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如今,中國願意提供基礎設施領域的援助,東盟成員國歡迎中國企業。”
華僑大學副校長林宏宇表示,下一個十年將會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黃金十年。第一,“一帶一路”是化解國際社會危機和挑戰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工具。近幾年,國際形勢正以加速度發生著變化,疫情、俄烏戰爭等因素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加變化莫測。而“一帶一路”是一個全球的方案,可以解決全球性的安全問題。第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在建設工作之外,未來十年還可以做更多的價值創造。比如共同富裕、公平發展等,這些都是人類肩負的共同使命。我們應該讓“一帶一路”成為串聯起人類共同的價值鏈的一條路,向全世界傳達正能量。
大灣區科學論壇總工程師潘小多指出,科技合作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和重要驅動力,也是深化與共建國家開放合作的橋梁紐帶。十年來,科技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一帶一路”科技合作平台不斷擴大。截至2022年末,我國已與84個共建國家建立科技合作關係,支持聯合研究項目打造1118項,累計投入29.9億元。第二,“一帶一路”科技合作人才交流不斷深化。截止目前共建來華交流培訓的科技人員已達18萬人次,來華開展短期科研工作的青年科學家人數近15000名。第三,“一帶一路”科技成果不斷取得,在論文成果方面尤為明顯。論文合作數量由2014年8000多篇增長至2021年28000多篇,我國與共建國家科技合作持續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