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雙輪”驅動東北全面振興
http://www.CRNTT.com   2023-09-25 08:25:04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作為“共和國長子”,東北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具有維護國防、糧食、能源、生態、產業“五大安全”的重要戰略地位,關乎國家發展大局。東北地區要牢牢把握“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將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暢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渠道,為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注入不竭內生動力。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賈若祥文章分析,東北資源條件好,產業基礎雄厚,區位優勢獨特,發展潛力巨大。就產業基礎而言,東北地區具備完整的產業體系,是“大國重器”和“強國利器”的重要支撐,在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把推動東北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放到實體經濟上,有必要利用並夯實地區雄厚的產業基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方面,應鞏固東北地區的特色優勢產業存量,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量,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拓未來產業,增強發展動能。另一方面,不斷促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加快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不斷邁進。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文章認為,促進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要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依靠科技賦能產業升級。應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期,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加快整合和優化科技創新資源,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應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鍛造更多科技領域“撒手鐧”。完善創新生態,高效集聚創新要素,在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促進東北地區走出一條發展環境優越、科技資源匯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順暢的全面振興之路。
  
  文章指出,從企業的角度而言,要通過自主研發提升創新能力,從而進一步推動產業創新,為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添磚加瓦。具體而言,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東北地區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創新央地合作模式,促進央地融合發展,更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與此同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支持、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施更多面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政策,加快壯大民營經濟規模和提升民營經濟質量,形成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文章強調,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要加大投入,率先把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同步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範圍,配套實施河湖連通、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工程,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建設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同步推進科技合作,依托東北地區的各級各類產業園區,充分利用好對口合作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在東北地區落地產業化,為東北全面振興增添新動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