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日常監督中我們發現,水利行業工業化最新成果運用比較滯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的深度融合度仍然不高。目前,我國5G網絡設備市場份額占全球將近50%,5G基站數占全球的60%以上,不僅能“上珠峰”,還能“下煤礦”“進海港”。但是,水利行業5G運用不夠廣泛,部分重要水文站尚未開通5G,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不高,算據、算法、算力明顯不足。如,目前我國已經進入高通量衛星互聯網階段,我國在軌400多顆,居全球第二位。但是,水利系統在水土流失治理、國際河流管控、水庫運行安全等衛星技術的應用才剛剛起步。
此外,水利科技建設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一方面,我國的水文監測儀器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監測儀器主要依靠進口,精密實驗分析儀器幾乎全部進口,在精密加工等核心技術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國外進口儀器價格昂貴、使用水平低、維修維護困難、實驗數據安全不保,且部分儀器被歐美國家以軍民兩用影響國家安全為由實行技術封鎖和限制出口。另一方面,計算分析軟件以國外進口為主,國內數值模擬軟件的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可視化和商業化水平相對較低,缺乏標準化接口,開放性不足。行業各類管理平台的操作系統多依賴進口,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岩土工程等數值模擬軟件存在數據安全隱患。
下一步,要督促水利部系統“跳出水利看水利”,廣泛運用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豐碩成果,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推動加強科技賦能,充分運用天空地一體化水利感知、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物聯網監測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要立足於確保我國水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推動加強水利工程設備以及節水設備的攻關突破,大力研發推廣噴灌、滴灌、用水計量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帶動提高水利設備的國產化水平,為新型工業化建設交出“水利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