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多舉措提升大熊貓種群保護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3-11-19 10:17:26


11月18日,大熊貓“發發”在沈陽森林動物園熊貓館室外休息。(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11月17日,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在四川成都揭牌。該中心整合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兩家科研機構資源,聚集全國大熊貓科研優秀團隊,是大熊貓科研合作交流的世界級平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成立了由魏輔文院士牽頭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學術委員會和大熊貓保護國家創新聯盟,還將建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重點實驗室,並大力推動創建大熊貓等瀕危動物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

  從人工圈養到探索野化放歸,從復壯野生大熊貓種群到實現生態系統整體保護,自1963年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等第一批保護區建設啟動以來,我國大熊貓保護的模式和經驗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成功案例。

  國家公園:與大熊貓頻繁相遇

  從青藏高原東緣沿著橫斷山向北延展到秦嶺。多年來,67個大熊貓保護區在這塊區域陸續建成。2021年正式設立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為大熊貓及其傘護物種建設了一個更加完整、連續、廣闊的家園。目前,這裡的1340只野生大熊貓,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總數量的71.89%。

  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監測隊員楊文剛、曾永兵在牛頭山開展野外調查時,曾在一天之內目擊3只野生大熊貓。

  從“難以相見”到“頻繁相遇”,這背後是顯而易見的保護成效。“我們在一些區域開展的大熊貓DNA個體識別表明,各區域的個體數量都有所增加,野生大熊貓活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展,這也是可遇見率增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人工圈養:破解繁育三難密碼

  早在1953年,我國就開始在動物園開展大熊貓的人工飼養。然而,圈養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存活難等問題長時間無法破解。直到1995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破解圈養大熊貓三難密碼後,大熊貓人工繁育技術才得以長足發展。

  “圈養大熊貓為我國開展大熊貓一系列延伸性科學研究提供了保障,除了保存種源的功能,還為國際交流合作、野化放歸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專家魏榮平介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