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有韌性的數字世界”的建設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3-11-23 08:39:40


 
  其次,數字世界治理應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國際社會應摒棄因發展不均衡導致的數字歧視、數字鴻溝,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聯網基礎資源,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實現互聯網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合作共治,從制度保障層面為“有韌性的數字世界”保駕護航。

  務實、有效是網絡空間治理的核心原則。目前,國際網絡空間的立法規範主要以各國簽訂的條約或國際組織的決議等為主,不僅數量有限,而且執行力不足,無法達至構建全球網絡治理新秩序的效應。務實、有效的規則體系不僅應落實在各國網絡空間交往中,也應深入到數字世界的具體層面,著力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由虛入實,強化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不斷提升數字交往的世界性、數字技術與經濟發展的實效性。

  中國作為全球數字技術與經濟的引領者之一,通過提出打造“數字絲綢之路”,積極參與共建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分享數字經濟發展經驗和紅利,推動共建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數字技術、經濟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務實、高效的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體系做出了成功示範。

  3、以安全、合作的動力機制賦能“有韌性的數字世界”

  文章表示,“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是發展的而非停滯的。習近平主席強調:“互聯網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維護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鑒的新平台。”能否確立一套可持續的發展動力機制,以動力提能力,是保持數字世界之韌性的關鍵。本質上,這種發展的動力源自數字空間的內在穩定性及其外在合作性。

  安全機制建設為“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提供內生動能。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數字技術與經濟在造就發展紅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網絡暴力、犯罪、侵略等一系列非傳統安全挑戰,嚴重威脅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世界各國首先應摒棄以鄰為壑、零和博弈等錯誤的傳統安全思維,倡導休戚與共、和諧共榮的新安全思維,不斷普及和強化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同時應攜手探索契合數字世界運行規律的安全治理手段與方式,構建有效應對各種網絡安全的平台、規則與機制,持續推動全球數字安全治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合作機制建設為“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注入外生動力。合作與發展相互促進。共商共建共享是堅持和推進數字合作的根本原則,開放互聯互通是實現數字合作的基本路徑。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國際社會應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

  新時代以來,中國牽頭制定和發布《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等多個國際性數字化建設文件,並與“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廣泛開展數字技術、經濟與安全交流,充分展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以開放謀發展、以合作求共贏的數字發展理念與實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