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
http://www.CRNTT.com   2023-12-15 08:10:03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量屢創新高,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在全球貿易投資放緩的背景下,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37.96萬億元,展現出較強韌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本期邀請專家圍繞貨物貿易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鞏固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根基
  
  發展貨物貿易有何意義?我國貨物貿易呈現哪些特徵?
  
  楊長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貨物貿易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形態,包括出口和進口兩個基本方面。一項交易要歸入貨物貿易,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交易對象是有形商品,貨物要在不同關境或國境之間實現流動。當今世界,服務貿易快速發展,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但貨物貿易仍是國際貿易的基本盤。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2022年全球貨物貿易額約25萬億美元,是服務貿易額的3.6倍。
  
  貨物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繫的橋梁與紐帶。我國貨物貿易伴隨改革開放而壯大,在發展產業、擴大就業、積累外匯儲備、提高開放水平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對於促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貨物貿易是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從總需求角度看,淨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2022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7.1%,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同時,外貿還有力促進了穩崗就業,對於提高居民收入、擴大消費發揮著重要作用。
  
  貨物貿易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重要途徑。從出口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有利於增強我國產品競爭力、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進而提高國內整體供給水平。同時,出口增加國際供給,為各國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消費品和優質優價的資本品,有利於推動國際供需平衡和循環暢通。從進口看,擴大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以及優質消費品等進口,有利於優化我國生產要素供給、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擴大進口也可以為各國優質商品提供有效市場需求,推動全球範圍內的供需平衡。
  
  貨物貿易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以開放促改革的重要領域。以世界貿易組織(WTO)多邊貿易體制為核心的貨物貿易規則,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最成熟的規則體系之一,也是亟待改革完善的規則體系之一。積極參與全球貨物貿易規則修訂,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
  
  改革開放後,我國貨物貿易發展明顯加快。2001年加入WTO後,貨物貿易迎來高速發展重大機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扎實推進穩外貿,貨物貿易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呈現三個突出特徵。
  
  一是貿易規模顯著擴大。2009年我國成為貨物出口第一大國,2013年成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額突破40萬億元大關,達到42.07萬億元,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我國是全球貨物貿易最重要的發動機和穩定器,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是貿易動能持續優化。從產品看,我國貨物出口經歷從以初級產品為主,到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再到以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主的升級。今年以來,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領跑出口態勢明顯,成為貨物貿易增長新動力。從市場看,過去發達經濟體是我國貨物貿易的主要夥伴。黨的十八大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我國貨物貿易發展中的地位顯著提升,2022年占我國外貿總額比重達32.9%。此外,跨境電商、市場採購、外貿綜合服務、離岸貿易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動能不斷釋放。
  
  三是貿易優勢不斷增強。我國發展貨物貿易的比較優勢已從低要素成本轉向包括市場、產業和規則等在內的綜合優勢。我國有超大規模市場需求優勢,有利於吸引集聚全球優質商品。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大,有利於不斷推動出口升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將為我國貨物貿易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的規則環境。
  
  推進貿易結構優化
  
  近年來,我國貨物貿易結構有哪些改善?還應如何優化?
  
  李鋼(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近年來,我國貨物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7.96萬億元,規模取得突破,結構實現優化,展現出較強韌性。
  
  國際市場更加多元化。2022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增加至1.96萬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比重為31.1%。新興國際市場開拓卓有成效,與東盟和金磚國家貿易額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提升至15.5%和8.8%。今年前10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5.96萬億元,增長3.2%,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提升至46.5%。
  
  國內區域布局持續優化。東部地區穩居主導地位,2022年貨物貿易規模接近5萬億美元,占比78.4%。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及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近年來中西部地區、東北三省貿易增速加快,在全國占比有所提升。今年1月至10月,我國中西部地區、東北三省進出口合計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21.1%。
  
  經營主體活力不斷增強。2022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9.8萬家。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三大類經營主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協同發展,為我國外貿促穩提質奠定重要基礎。今年前11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額為20.24萬億元,增長6.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3.3%,比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分別為11.54萬億元、6.08萬億元,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0.4%、16%。
  
  商品結構趨於優化。2022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突破2萬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7.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9513.3億美元,占比26.5%;紡織品、服裝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規模增長到6243.5億美元,占比17.9%,較2020年有所下降。
  
  貿易方式日益改善。2022年,我國一般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進出口額突破4萬億美元,占進出口總額的63.8%,比2020年增加近4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規模有所擴大,但占比趨於下降。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分別達12686.7億美元、8095.4億美元、4591.3億美元,占比分別為20.1%、22.5%和16.9%。
  
  貿易促進平台建設成效顯著。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重要展會,建成43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貿易促進平台體系不斷完善。各類平台在擴大貿易規模、創新貿易模式、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對外投資作出積極貢獻。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推進貿易結構優化,需從以下方面著力。
  
  一是利用好各類貿易促進平台。充分發揮各種展會等國際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優化重點展會供采對接,鼓勵企業利用經貿平台,深入開展商務洽談和務實合作。同時,發揮我國駐外使領館和貿促機構駐外代表處作用,加強拓市場服務保障。
  
  二是穩定和擴大重點產品進出口規模。立足我國產業基礎,推動汽車企業建立和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提升海外品牌宣傳、展示、銷售和售後服務能力,培育汽車出口優勢。強化金融保險支持,提升大型成套設備企業國際合作水平。加快修訂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引導企業擴大進口國內短缺的先進技術設備。
  
  三是提升外貿創新發展能力。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東北地區梯度轉移,推進一批“兩頭在外”重點保稅維修試點項目落地。有力有序推進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做大沿邊省份對外貿易。推動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建設,加快貿易全鏈條數字化賦能。制定外貿產品綠色低碳標準,大力發展綠色貿易,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四是提升外貿便利化水平。處理好貿易安全與便利的關係,在確保貿易安全前提下,重點關注限制性措施的必要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提升貿易便利程度。充分發揮自貿協定作用,在推進原產地規則、轉移定價等傳統領域合作基礎上,深化和拓展AEO(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非關稅壁壘、技術標準、數據交換共享等領域的國際合作。
  
  高質量引進來高水平走出去
  
  雙向投資對推動貨物貿易發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如何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協調發展?
  
  宗芳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跨境投資對促進全球分工和國際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跨國公司主導了約90%的跨境投資、80%的全球貿易,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貢獻者。
  
  雙向投資對一國參與全球貿易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外資企業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有利於助推所在國製造能力提升與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為更大範圍、更深層次參與國際貿易和經濟全球化提供機遇。另一方面,企業對外投資能夠帶動更多原材料、中間品、成品、產能等資源要素走出去,增加投資所在國與母國、其他分支所在國之間的貿易互動和經濟聯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