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3-12-28 08:19:15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中國網發表西南財經大學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院教授,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袁正文章認為,實現這一目標,要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內容:
  
  牢牢把握“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長期堅持,決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新時代要更好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
  
  統籌改革發展和穩定。黨的二十大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明確為必須牢牢把握的五項重大原則之一。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判斷,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源,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為企業鬆綁,為創新除障,為活力護航。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堅持穩中求進,該穩的要穩住,該進的要進取。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通過改革降低經濟運行成本。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分工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分工取決於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基礎設施條件決定的硬環境成本,也包括法律、制度決定的軟環境成本。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得益於體制改革帶來的制度成本下降、要素成本低廉。現在要素成本優勢在減弱,需要進一步降低制度成本,以激活創新和分工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補”,其中降成本具有決定性意義。企業成本不降下來就沒有競爭力,高成本導致盈利能力下降,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從而造成內需不足。
  
  文章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准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落實金融體制改革,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活躍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