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代年輕人“反向消費”的典型表現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3:13:12


 
  典型表現之二:“反向消費”的青年群體在意品質生活和性價比,尋找大牌平替與“貨比三家”。

  在購買全新商品時,積極參與“反向消費”的年輕人也不再盲目跟風追求牌子與面子,不再攢錢購買超出預算範圍內的奢侈品以彰顯自身的品位與身份。隨著對於消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和理性,青年群體更願意選擇性價比高的平價商品。在渴望構建完整自我及實現自我價值的心理作用下,他們也強調耐用、方便、環保等青年更關注的商品屬性,體現出青年群體追求個性發展與善於理性反思的群體符號特徵。此外,“反向消費”熱潮下的年輕人時刻注重“貨比三家”。這些年輕人會在購買商品之前通過互聯網瞭解產品信息,做足功課,“貨比三家”,甚至貨比幾十家。他們還會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來獲取其他消費者對商品的購後評價,比如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搜索用戶推薦內容、閱讀銷售平台上提供的購後評價、詢問朋友或熱心網友等。然後綜合考慮商品的性能、質量、價格、折扣誠意等多個方面,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商品。他們在“悅己”的條件下追求“質價比”,從而實現良性的節約、適度的消費。此外,隨著“羊群效應”減弱,青年群體在消費時更依賴自己獨立的判斷,不願跟風凑熱度。

  典型表現之三:“反向消費”的青年群體目的明確,不再囤貨,更注重商品的功能價值。

  隨著電商消費節大促的不斷發展,年輕消費者漸漸習慣在“618”“雙十一”等購物狂歡節時囤積商品以享受大額優惠,可以省出一大筆開銷。事實上,許多囤積的商品總是沒能順利消耗就過期了。這些囤貨在擠占人們生活空間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反向消費”下的年輕人則果斷拒絕盲目囤貨。他們會根據商品的用途進行理性分類,再依據分類結果理性購買。他們觀察到平台促銷優惠規則設計複雜、購物節及促銷活動頻繁且時間跨度大等問題,購物欲被逐漸稀釋;更關心自身消費權益的保障與購買物的合理使用,衝動囤貨行為減少。消費者選擇把可支配收入最大化利用,更偏向選擇購買“我真正需要的”而非可能由外界因素誘導產生的“我想要的”,更偏向於購買保值、長期使用、耐用的商品。他們拒絕頻繁購買,因為頻繁購買是對資源的浪費。他們在選擇使用或者保留商品時往往十分謹慎,通常會做深思熟慮的選擇,強調消費“少而精”。“反向消費”下的青年群體會根據自己內心最真實的需求進行消費搜集,或者出於自我效能的感知、自我發展的需要與風險厭惡的心理,根據自己的能力,平衡長期規劃與短期欲望,他們的消費更簡單、直接,目的也更明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