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設立,中國學貢獻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是中國學術界為終身從事中國學研究和長期致力於中外人文交流的海外學者授予的最高榮譽。迄今為止,獲得這一獎項的25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可謂世界中國學這門古老而年輕的學問蓬勃發展的縮影,他們的個人經歷也與20世紀的風雲變幻相互交織。因為工作原因,我與其中一些學者有過交往,每每令我生出觸摸歷史的激動之感。
我至今記得與首屆中國學貢獻獎得主、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教授為溝通其獲獎事宜而進行的初次通信。謝和耐青年時代參加反法西斯戰爭,二戰後開始研究中國,成為20世紀下半葉法國漢學復興的關鍵學者。可想而知,當我看到時年89歲的謝先生用中文回復電子郵件並稱我為“秘書大姐”時,我是如何的既驚喜又好笑。後來,我從北京大學樂黛雲教授處得知,謝先生在收到我的郵件後,決定必須用中文回復以示鄭重,但苦於電腦上沒有安裝中文輸入法,於是,另一位法國漢學家汪德邁教授專程坐火車給他送去自己的電腦。兩位白髮蒼蒼的漢學大師在法國小鎮的一家咖啡館裡,一起琢磨著發出了這封郵件。
“在中國被認可為一個真誠致力於向西方解釋中國的人,令我深受感動。”馬凱碩在獲獎感言中引用了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的這句話。因為日程衝突,馬凱碩無法親自到場領獎,在2023年10月來滬出差時專程到訪上海社科院,並錄制了感言視頻。他說:“我的好友傅高義教授也曾得過這個獎,這讓我感到特別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