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寧波天一閣藏書樓:細心存善本、數字化傳播
http://www.CRNTT.com   2024-01-12 12:37:20


 
  不僅如此,書庫中一排排恒溫恒濕智能櫃讓珍貴古籍有了“新家”。“櫃體通過內置的工作模塊,控制溫度和濕度,實現智能控溫和控濕。”天一閣博物院文物修復中心主任李潔瑩說。

  如今,天一閣構建起了覆蓋全館的環境監測系統,實現了對溫濕度、光照度、劣變程度、風速等多種要素的采集監測和分析。許多文物還擁有特製的古籍實木夾板、無酸紙囊匣、書畫布套等專用設備,以便打造一個穩定潔淨的保存環境。

  “一方面,通過引進的設備和技術,減少環境因素的危害;另一方面,對於損壞的書籍,修復工作也必不可少。”李潔瑩說,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從民國時期的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代傳承人嚴春航開始,以師帶徒,傳承至今。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紙頁兩面刷上糨糊,粘上一層布,刷實陰幹後揭開,分離粘連的紙頁……在天一閣博物院文物修復中心,14名修復師正在工作。從拆揭、修補書葉,到潤濕壓平、折葉修剪,最後到絲線裝訂、粘貼書簽,一本古籍重獲新生要經歷20多道工序。

  書庫中,修復完成的明抄本《北曲聯珠》,顔色和諧,展閱平整。作為範欽遺留下來的孤本典籍,它在450多年後迎來了新生。

  “找到材質相近的補紙不容易,我們在館藏500多種紙張中,選配了一種材質及厚度相對接近的竹皮紙。但由於單張書葉顔色不均,很多地方還需要根據顔色選配修補。”在天一閣工作40多年的王金玉,帶著徒弟謝龍龍耗時3個月才完成《北曲聯珠》的修復工作。

  “我們的團隊有很多年輕人,古籍修復技藝同樣要傳承下去。”王金玉說,2020年,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天一閣博物院傳習所成立,王金玉受聘擔任傳習導師。如今,修復工作之外,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傳幫帶上:每年傳習200課時,重點開展線裝書的裝幀復原、古籍修復技藝等傳習指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