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智能快遞櫃為何不“香”了
http://www.CRNTT.com   2024-01-14 09:57:36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網評:智能快遞櫃為何不“香”了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周劍

  隆冬時節,雨雪交加,出門取快遞多有不便,好言請快遞小哥將快遞放在快遞櫃。不承想,對方找了一堆理由,就是沒答應,寧可隔天再送。網上一搜索,此類新聞不在少數。快遞櫃怎麼就不受待見了呢?

  仔細回想,確實有時日沒用快遞櫃了。記得前些年,上班時間不便簽收送到小區的快遞,只好請物業代勞。每次回家,總要第一時間去物業密密麻麻的快遞攤里,反復找尋辨認一番。痛點就是商機!快遞櫃應運而生,小區里、單位旁,各類色彩鮮艶的櫃箱如雨後春笋般湧現。那時候覺得快遞櫃真“香”。

  這才幾年光景,快遞櫃行業怎麼就急轉直下了?

  其一,多頭收費,體驗不佳。

  當年,快遞櫃甫一問世,就實現了多贏:從此用戶簽收快遞時間靈活,包裹安全也有保障;快遞員可避免重復上門提升效率;物業增加了場地租金收入。快遞櫃還對用戶免費,相信不少人都有一天收到好幾條取件短信的記憶。

  然而,火爆行情沒持續多久。幾年前,快遞櫃企業宣布對超時快件收費,成為社會熱點。習慣了免費的部分用戶從此不願包裹被小哥直接投進快遞櫃。對快遞小哥而言,每票快遞只賺1元左右,放進快遞櫃每件要扣去三四角錢,很影響收入。如需征得用戶同意才能使用快遞櫃,也影響了快遞小哥的工作效率。

  由此,快遞員和收件人這兩大用戶群體的使用體驗、使用意願都陡然下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