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新泉認為,短期來看,全球貿易在具體領域可能出現好轉,但長期發展趨勢並不樂觀。當前,全球不同區域、不同經濟體在促進外貿增長方面的舉措不一,對出口依賴度較高的國家更有動力出台相關政策促進貿易增長。一方面,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簽訂《美墨加三國協議》、亞太地區15國全面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歐盟與日本簽訂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促進貿易自由化的貿易協定,為促進全球貿易增長提供助力。另一方面,近年來,多國將貿易安全化、政治化的傾向加劇,對全球貿易帶來較大衝擊。各國須共同努力,通過政府間及民間交流等多渠道,加強國家間磋商,提高彼此信任,推動貿易去政治化,為全球貿易營造更好政治環境。
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貿易鏈條中的角色轉變和能力升級吸引全球關注。據中國官方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12月當月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在預計全球貿易增速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出口實現小幅增長,占全球市場份額保持穩定。其中,表現尤為突出的是,中國汽車出口量連續跨越400萬輛、500萬輛兩個百萬級台階。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布倫德認為,儘管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但中國仍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正在從基於投資和基礎設施等的增長,轉向基於電動汽車等新領域的增長。中國正經歷一個從出口向服務和數字貿易轉變的時期,同時中國也是可再生能源相關設備的重要生產國。
“從全球範圍來看,電動汽車是近兩年貿易量增長非常顯著的一大產業。2023年,中國、韓國電動汽車出口均創新高,中國電動汽車表現尤為亮眼。”屠新泉分析,對中國而言,電動汽車成為出口“新三樣”之一,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市場,產生積極外溢效應,是中國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對全球而言,中國通過為全球提供優質電動汽車及配套產品,為全球綠色轉型、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更多產品選擇,又通過相關技術創新研發,推動全球新能源領域技術進步、應用、貿易,為全球貿易增長提供內生動力。
張茉楠認為,中國對全球貿易的貢獻不僅在量,還在於質。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而且近年來,中國出口貿易中高端製造和高新技術比重加大。2023年,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出口1.06萬億元,同比增長29.9%,為推動全球貿易增長和全球綠色轉型、數字轉型發揮重要引擎作用。此外,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在推動國際貿易體系和相關治理體系改革中,能為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市場經濟體利益,維護全球多邊貿易秩序發揮建設性作用和更大影響力。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