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的文明繁榮各異,展現出獨特的特色和魅力。這些文明在各自的領域中有著不同的成就和貢獻,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多元化和豐富多彩。同時,這也決定了中華文明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這種兼收並蓄、開放包容的文化特性,使得中華文明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那麼,各個區域的文明化進程有什麼共性可言嗎?研究不同文明的共性也是探源工程的專家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之一,總結出如下一些共性: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人口顯著增加,社會結構出現顯著變化,出現了面積達百萬平方米的大型聚落,說明出現了人口向政治中心集中的現象;社會分化日益嚴重,出現了脫離勞動、專門掌管集團公共事務的管理階層和掌握軍事指揮權力的首領,以及琢玉、制骨、冶銅等高技術含量的手工業專業工匠家族;社會出現明顯的貧富貴賤分化,社會財富被權貴階層和家族所占有。
以大家十分熟悉的長江、黃河流域的崛起與發展為例。正是由於農業的發展為先民提供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乃至剩餘價值,為人口增殖、社群規模擴大和向複雜化發展奠定了基礎,給黃河、長江流域的史前社會帶來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化。適宜農業發展的環境是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得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距今4300年前後環境的變化使得農業受到嚴重打擊,是導致長江下游區域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黃河中游地區的勢力逐漸壯大,中原地區開始崛起,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與長江下游地勢低平和單一的水稻種植相比,多樣的地形條件和粟黍稻豆等構成的多品種的農作物種植體系,使黃河中游地區的人們應對自然環境的變化具有較大的回旋餘地和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總結這些文明發展的總體趨勢,需要從更為悠久的歷史階段著手研究,更需要宏大的歷史視野,在《溯源中華文明》中,專家們有著更為精彩與細致的論述。(陳三霞)
我國古代的都城規劃很多時候都是以中軸線為中心,表現出強烈的對稱性和秩序性。中軸線不僅在都城的總體布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空間布局和建築設計的核心。從皇宮到民居,從城市街道到城墻,中軸線的存在使得整個城市看起來更加協調、統一和有序。這種規劃理念不僅在當時受到高度評價,至今仍被廣泛借鑒和應用。那麼,這種擇中建都、擇中立宮的城市規劃原則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呢?在被學術界認定為夏代後期都城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布局中已有明確體現,在距今5300年被學術界認為是河洛古國首都的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也已初見端倪。這種以中軸線為中心,東西並排排列的布局,開啟了中國古代都城宮室制度的先聲,影響深遠。王巍在書中指出,“中”的觀念源遠流長,這也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薪火相傳的一種直觀體現。
今天,我們學習和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和文化,不僅是為了追溯和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更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把握我們的民族精神。衹有深入瞭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歷史傳統,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來走向和發展方向。瞭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的特徵特性,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