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耐人尋味的“搶人大戰”
http://www.CRNTT.com   2024-02-25 13:19:02


 

  由此,傳統時代的國家形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一項現代國家所特有的、新的國家能力出現了,即國家對於領土範圍內的各種“經濟要素”的核算、計劃、管理與開發能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包括土地、人口以及各種資源在內的要素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述要素中,“人”與“人口”本身又成為最寶貴也是最複雜的要素。

  現代社會系統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經濟系統,它凝結了包括人、人所具有的技術和人所擁有的資源等全部要素,這些以“人”為核心的要素成為現代國家的“核心資產”,而對這些要素科學理性地統籌分析和計算,則成為現代國家的核心能力,人口與人才也就成為現代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搶人才也好,搶人潮也罷,背後共享著同樣的底層邏輯,都是對基於人而產生的各種經濟效應的關注。

  現代社會的流動性邏輯

  搞清楚為什麼關於“人口”的經濟學會成為現代國家的必修課之後,我們需要面對下一層次的問題:與文旅產業、地方消費密切相關的人潮,為什麼會出現?

  隨著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生活的物理空間被極大壓縮,時空距離無限縮短,過去幾十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而總體生活水平的提升則為“人潮”的出現提供了堅實基礎。對於今天的中國人而言,無論是去外地旅遊度假,還是來他鄉工作扎根,都已成為生活常態。這種觀念意識轉變的背後,蘊含著“人潮”出現的密碼。

  現代社會最大的特徵,便是身處其中的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堅定保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都深信生活有無限可能。然而,我們又時常在工作中喟嘆意義感的缺失,抱怨被重復性的勞動抽幹了生活的意義。實際上,這恰恰觸及了現代社會的本質:它是一個基於人的社會分工而構成的複雜系統,人同時扮演著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雙重角色,也同時扮演著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角色。現代社會是一個人與人之間互相依存的系統,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幹將其稱為現代社會的有機團結。整個社會系統通過人的專業化勞動提升總體生產效率,而身處其中的個體由於日常工作的重復性則格外希望“找回”屬於自己的時間,希望可以實現“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生活理想。生活的無限可能是現代性對人的承諾,而現實的職業壓力又構成對人的要求,於是,越是閑暇,人們越要從“日常”中抽離出來,前往從未到過的地方來豐富自己的人生。上述這些構成了“人潮”得以形成的結構性因素。

  從現代社會運行的本質來說,無論是圍繞人才的爭奪,還是聚焦人潮的引流,都已經不是要不要“搶”的問題,而是如何“搶”以及如何良性地“搶”的問題。因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瞬時高強度流動性,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人的行動軌跡、行為趨勢所形成的數據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之下,更是成為一種“流信息”而具有極強的國民經濟屬性。

  因此,如何捕捉和利用這種人的流動性,激活這種流動性所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效果,成為擺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從本質上來說,無論是“搶人才”還是“搶人潮”,都並非一時之功,前者需要制定符合地方發展需求的人才政策,更需要讓引進來的人能夠“人盡其才”,安居樂業;而後者則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升服務意識,形成品牌效應。

  人、人口、人才,是現代國家經濟運行的核心要素,人口是數據,人才有標準,但“人”才是一切的前提,衹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深刻理解個體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係,才能在尊重個體的前提下,正確認識人的流動性趨勢和特徵,也是圍繞“人”展開良性競爭進而提升發展水平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