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美國政府為了支持經濟持續復甦,不斷推出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美國政府債務屢創新高。 |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國際金融協會(IIF)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債務達到313萬億美元,其中政府債務已接近90萬億美元,近4年來增速最快。在應付次貸危機和疫情衝擊,美日歐等世界主要國家大幅擴張債務,但方向和手段不同,導致了不同的經濟表現。這對中國有何啟示呢?
IIF在《全球債務監測》報告中表示,2023年全球債務(包括政府、居民、企業)再創歷史新高,增幅較2022年超過15萬億美元。另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月發布的《2024年全球債務報告》表明,截至2023年底,OECD國家政府債務總額達到54萬億美元,自2008年以來增加了30萬億美元。
海外擴債的四種情景
從各國債務大爆發和經濟表現來看,債務爆炸並不可怕,關鍵在於財政支出的及時性、針對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這取決於債務投向是否統籌經濟發展、緩解私營部門的收縮、有效治理通縮。筆者針對四種情景,對財政擴張的模式和政策效果進行了分析。
情景一:財政擴張促進消費改善
疫情後,美國通過紓困政策保障居民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不惡化,使得美國經濟持續復甦。美國“直升機撒錢式”的消費刺激政策使疫後居民收入不降反升,有效提振了居民的消費需求。疫情期間主要通過三種措施支持消費:現金補助與失業救濟,兩者總規模近1.7萬億美元,佔202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的約8.0%;薪水保護計劃,對於較好維持員工薪資的企業提供可豁免貸款;美聯儲也加強了財政部的配合,出台結構性貨幣政策,通過對消費類ABS(資產證券化)定向購買與支持薪資保護計劃等方式提振消費。
政策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也推動了一些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如美國增加新興產業的研發支出,在半導體發展方面,美國宣布設立“CHIPS計劃”的國際技術安全與創新基金,2023年至2028年期間每年投入1億美元。在新能源方面,美國能源部先後宣布共投入35億美元支持生物燃料、清潔氫能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研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