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賴清德執政後台灣可能的南海政策走向與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4-06-23 00:26:37


 
  三、南海疆域風險隱患

  1.美國主導“美日菲”三邊機制攪局南海

  美日菲三邊關係深化以美國為中心的軸輻同盟體系,美日正加大對菲軍事援助力度,美日菲以及美菲、日菲海上合作可能持續加強,不排除在南海爭議海域,針對特定的國家,開展聯合巡邏、軍事演練等,推高南海緊張局勢。目前,美國聯合菲律賓和日本,以“海域態勢感知”“情報系統交互操作”“海空聯合巡邏”等南海安全合作模式,也悄然展開。

  2023年5月,美國副總統哈里斯重申“國際法、暢通無阻的商業和航行自由的重要性,並明確表示,維護這些規則和規範有助於保護菲律賓的生命和生計”“美國將提供750萬美元的額外援助,以加強菲律賓海事執法機構的能力”。⑪11月,哈里斯在舊金山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時表示,“美國肩並肩捍衛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並重申美國根據1951憲法第四條對菲律賓的防務承諾,強調在太平洋地區,包括南海,對菲律賓武裝部隊、公共船隻或飛機進行武裝攻擊,將援引美國共同防禦承諾”。⑫

  2024年3月,馬科斯在參加外國記者協會的一場論壇時,談及如果有菲律賓軍人在南海事故中死亡,菲律賓就會啟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共同應對中國的威脅。由此可見,馬科斯關於“不會在中美關係選邊站,外部勢力不能干涉南海事務”的說法顯然是謊言。4月11日,在美國主導下,美日菲三邊峰會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加強廣泛協調,提高海域意識,致力於通過印太海域態勢感知夥伴關係,推進南海多邊海域意識合作,並公開點名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在南海“危險和攻擊性行為”以及中國主權聲索“非法”,對中國在南海吹填島礁和“軍事化”所謂的“危險和侵略行為”和“非法海洋主張”表達關切。⑬美日支持菲律賓提升國防能力,協調菲律賓國防現代化優先事項,日本將繼續根據通過新的“官方安全援助”合作框架,對菲進行援助。在美國直接授意下,日本介入南海的角色日漸顯著,日本在提供12艘海警船給菲律賓之後,計畫再提供5艘,以增強與菲律賓的南海合作。

  未來南海,可能出現越來越多由美國主導,小多邊機制配合,針對中國的多邊敵對行動。美國政府可能繼續高舉“規則”大旗,不斷對中國的形象進行負面建構,這勢必對南海相關聲索國的中國認同產生長遠影響,對中國維護自身南海海疆正當權益也構成挑戰。⑭“隨著美國南海政策日益激進和冒險,包括在南海空前的戰略調整部署,以及與台海的戰略部署的聯動更加緊密,預示著中美近距離接觸和產生摩擦的可能性不斷加大,很容易引發錯誤的判斷和引起誤解的行為”。⑮同時,除了在南海自由航行的頻率不斷增加,美國可能更加突出其海上軍事力量,以打消南海區域內美國盟友的顧慮,顯示美國依然是“亞洲自由秩序保證者的地位。美國強行干預南海爭端,主導“美日菲”三邊機制,不僅對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主張形成威脅,也給地區和平穩定增加戰略互疑。

  2.中菲仁愛礁爭端的衍生與外溢

  一是“南海仲裁案”可能“死灰復燃”。截至目前,“南海仲裁案”已經過去7年多。中菲圍繞仁愛礁和黃岩島領土主權之爭,南海局勢總體穩定可控,但總體向失控方向轉化,美國繼續慫恿菲律賓新政府不放棄“南海仲裁案”,向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南海仲裁案”“死灰復燃”可能性很大,不排除“南海仲裁案”鬧劇重新登場。因此如何應對菲律賓對中國南海仲裁案的“法理戰”,仍將是中國處理南海問題的重要挑戰。

  二是菲律賓試圖“以台壓華”,迫使讓中國在仁愛礁問題上讓步。近期,菲律賓通過對仁愛礁的固化長期佔有和試圖重返黃岩島的行為,以及引發中方的可能反制,將使得中菲關係面臨新的考驗。2023年3月,菲律賓政府擴大與美國的《強化防務合作協定》,讓美國可使用的菲律賓基地由5個增至9個,而新增的4個位於卡加延省、伊莎貝拉省和巴拉望省,伊莎貝拉省和卡加延省,面向台灣海峽,巴拉望省則靠近南沙群島。

  2023年5月,馬科斯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如果台灣遭到襲擊,菲律賓基地或將‘很有用’”。12月,馬科斯表示“菲律賓將必須打破舊思維,作出‘範式轉移’”⑯。賴清德當選後,馬科斯在總統官方帳號上向其表示祝賀,“我代表菲律賓人民祝賀賴清德當選台灣下任‘總統’,期待菲台之間加強共同利益,促進和平,確保各國人民的繁榮”,公開干涉中國內政。菲律賓目前把台灣問題當做籌碼,希望利用在台灣問題上的表態,轉而在仁愛礁問題上向中國施壓,增加中國南海海疆風險。

  3.賴清德上台後的南海疆域安全風險隱患

  此次美日菲三邊峰會後,針對賴清德上台後可能對南海疆域形成的安全隱患,可以從極高、次高以及中低安全隱患進行分析。一是極高安全隱患。隨著美國繼續推行“印太戰略”,拉攏菲律賓和日本,拓展小多邊機制,台灣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長期來看,相對於蔡英文兩岸政策,賴清德的主張似乎更激進,更“獨”,會否公開放棄南海“斷續線”、承認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結果有效力,特別是承認太平島是“礁”而非“島嶼”性質,甚至公然邀請美國軍隊駐守太平島,等等,值得密切觀察。這在南海海疆風險隱患等級評估中,屬於極高安全隱患。

  二是次高安全隱患。賴清德上台後,可能公開質疑南海“斷續線”存在的合法性,積極配合美國開展“航行自由行動”,並邀請美國空軍和海軍訪問太平島,而美軍順勢訪問太平島或在太平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搜救、重大災害、緊急救護等方面演練。賴清德上台後,可能質疑南海“斷續線”的合法性,配合美國、日本、菲律賓等開展“航行自由行動”,並邀請美軍訪問太平島,在南海海疆風險隱患等級評估中,屬於次高安全隱患。

  三是中低安全隱患。賴清德上台後,南海政策論述突出“一邊一國”,對“斷續線”不置可否,抓緊與中國大陸作切割。與美國、日本、菲律賓一道,共同譴責中國大陸在南海的正當維權行為。同時,在美國的授意和默許下,繼續強化太平島軍事設施建設。賴清德南海政策論述可能突出台灣“主體性”,在南海問題上突出“一邊一國”論述,這在南海海疆風險隱患等級評估中,屬於中低安全隱患,是目前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結語

  美日菲三邊峰會後,南海局勢更加暗流洶湧。恰逢賴清德即將上台之際,目前其雖未對南海問題作更多表態,但是否配合外部勢力“以台制華”形成南海疆域風險,值得高度警惕。中國面對國際形勢的風起雲湧和南海局勢的跌宕起伏,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在維護自身南海合法權益的同時,要加強與南海當事國各領域合作。或者說,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既要加強溝通,也要敢於亮劍,要堅持“以我為主”,加大南海話語權建設,主動設置南海各項議題。

  本文受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兩岸關係與南海海疆風險治理的相關性研究”(21BZZ088)項目資助

  註釋:

  ①《賴清德談兩岸 稱若當選“總統”在對等尊嚴下可敞開大門談判或合作》,《聯合報》,2024年1月2日。

  ②《正式接任民進黨黨主席,賴清德淡化“台獨”重申延續蔡英文兩岸政策》,《聯合早報》,2023年1月19日。

  ③《重申四個堅持 賴清德:兩岸路線和蔡“總統”一致沒有模糊》,《聯合報》,2023年6月9日。

  ④《賴清德承諾延續蔡英文路線》,《聯合早報》,2023年8月16日。

  ⑤⑥《賴清德發表勝選感言 分析:未有北京希望的要素》,台灣“中央社”,網址:https://today.line.me/tw/v2/publisher/100003,上網時間:2024年1月13日。

  ⑦⑨《賴清德赴海洋大學暢談海洋政策》,賴清德、蕭美琴“全國”競選總部網站,網址:https://taiwan2024.tw/news/328,上網時間:2024年1月17日。

  ⑧《出席探索MARN救數百海龜鯨豚野放活動 “副總統”:持續深化海洋文化教育及海洋保育 藉由海洋與世界鏈結、與國際接軌》,“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網址: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8092。上網時間:2024年1月15日。

  ⑩嚴峻:《台灣參與國際海洋法法庭機制:法理解析與政治影響》,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年版,第98頁。

  ⑪The White House,  "Vice President Harris Launches Initiatives to Support U.S.-Philippines Maritime Cooperation", November 21, 2022,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11/21/fact-sheet-vice-president-harris-launches-initiatives-to-support-u-s-philippines-maritime-cooperation/.

  ⑫The White House, "Readout of Vice President Harris's Meeting with President Marcos of the Philippines", May 3,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s=South+China+Sea.

  ⑬《社論:南中國海暗流洶湧》,《聯合早報》,2024年4月16日。

  ⑭陳本鏗、洪文生:《美國“印太戰略”語境下蔡英文當局南海政策及其影響因素》,《閩台關係研究》,2021年第4期,第51頁。

  ⑮鄭先武、王騰飛、薛亮:《美國“一體化威懾”戰略下的南海政策及影響》,《南洋問題研究》,2023年第4期。第19頁。

  ⑯《小馬克斯:須打破舊思維解決南中國海爭端》,《聯合早報》,2023年12月20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5月號,總第317期,P78-82)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