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以“護國”為名加征關稅,究竟保護了誰
http://www.CRNTT.com   2024-05-16 14:03:10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美國政府5月14日宣布,將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針對的目標是電動汽車、電池、鋼鐵和關鍵礦物等。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將在今年從25%驟增至100%。

  早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便以“不公平貿易”為由,發起301調查,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加征25%的關稅。自此,中國汽車企業對進入美國市場始終持謹慎態度。2023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汽車僅為1.24萬輛,金額不到24億元,兩項數據占比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總量均不足1%(154.6萬輛、2403.14億元)。因此,即便美國政府進一步提高進口關稅,對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不過,美國政府為此依然做足了戲。

  2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了一份致力於“解決美國汽車行業國家安全風險”的聲明,除了老生常談指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政策”外,還詆毀中國電動汽車“收集美國公民和基礎設施數據並回傳中國”“可以被遠程訪問或禁用”從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進而用關稅杠杆對中國特定行業進行貿易霸凌,已經成為近年來美國政府的慣用伎倆,此次可謂是故技重施。既然美方張口閉口談所謂的“保護國家安全”,那麼,美國政府的關稅壁壘到底保護了誰?

  搞政治作秀只為保護個人仕途

  由於美國已經加征25%的關稅,基本上把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擋在美國市場之外。因此,新的關稅政策單從產業角度講,起不到多少“保護美國企業”的作用,完全是戴鬥笠撐傘——多此一舉。但若放在政治內鬥嚴重的大選年,這種煽動意味濃厚的政策就有了“非凡”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