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涓滴成流 天工開物:天開高教科創園成長記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7:39:38


 
  天開園,從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各取“天”“開”一字,同時寓指“天工開物”。在空間和功能布局上,園區構建了以研發孵化為主的“一核”和以產業化為主的“兩翼”“多點”,輻射全市。

  為幫助高校師生創業團隊快速完成身份轉化,天開園首先提供了便捷的政務服務。如天津永續新材料有限公司從提交預審到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僅用了不到2個月,走完了通常需要1至2年的審查周期;天津常興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註冊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和公章。

  位於天開園核心區的天開廣場5號樓604辦公室,是天津大學博士馮少武的首次創業基地。屋內擺放的“血管支架脈動疲勞試驗系統”引人注目。

  “過去,血管支架的檢測難免遇到測不快、測不准、測不全的難題,而這套設備不僅大幅縮短了檢測時間,還在精度和路徑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馮少武說,憑借技術優勢,他的研究得到認可,成為首批入駐天開園的項目之一。

  註冊公司、擔任總經理,身份在博士生與企業家之間來回切換,馮少武樂此不疲:“去年公司已實現盈利,今年預計訂單超千萬元。”

  共價有機框架材料(COFs)全球首次噸級量產,全球最小微流控檢測儀“誕生”,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成功……天開園目前已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17家高校校友會簽署合作協議,暢通高校與園區的“握手”通道,推動更多高校科技成果到天開園轉化。其中,全國重點實驗室、海河實驗室等實驗室的69項科技成果已落戶天開園,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定位逐漸清晰。

  與此同時,在天開園“兩翼”拓展區,一批科創成果加速落地轉化。首批入駐天開園的常興儲能公司,於2023年11月從核心區來到拓展區“西翼”。公司負責人、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副研究員嚴振華說:“我們的一項新能源電池成果在尋求落地時,與天開西青園一拍即合。目前,設備安裝調試已基本完畢,將於近期開始中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