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血液門”是壓倒蘇納克最後一根稻草?
http://www.CRNTT.com   2024-05-27 15:30:52


 
  中英關係,遠不如中法、中德關係,因為外交層面少了領導人互訪,經貿領域也無更多進展。脫歐後的英國,在拓展外貿大市場方面,選錯了方向。一方面,英國在反華政治操作下融入亞太市場的努力注定受阻,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不會接納英國這個域外成員;另一方面,英國要想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也是遙遙無期。更重要的是,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印太區域的自貿體制是離不開中國的。更諷刺的是,英國希望和美國構建更加緊密的貿易夥伴關係,也被拜登政府擱置。

  堅持戰略自主的法國和務實理性的德國,和中國強化了經貿合作,實現了更具戰略前瞻的互利雙贏。缺乏戰略自主而緊隨美國反華的英國,不僅惡化了中英關係,而且讓中英“黃金時代”變得晦暗無光。

  善於在攪動國際關係中牟利的英國,如今雖然還在國際關係中賣力表演,卻成了甘當美國棋子的“攪屎棍”。這樣的英國,失去了戰略自主性,也失去了大國靈魂,不僅變成可笑的奇葩,也並沒有獲得應有的利益。在歐洲,其地位不僅不如法德這兩個歐盟“雙核”,甚至也不如意大利和西班牙。

  追隨美國付出沉重代價

  禍不單行的是,在蘇納克無奈宣布舉行大選的前兩天,英國爆出一樁駭人聽聞的“血液門”醜聞。自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英國從美國進口的血液製品讓30000人感染愛滋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已導致近3000人死亡。對此,蘇納克不得不代表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歷屆英國政府向民眾道歉,並發誓要對民眾進行補償。

  “血液門”醜聞責任雖然不在蘇納克,但英國輿論和民眾已將怨氣發洩到蘇納克身上。不管是工黨還是保守黨執政,反正都是英國政府的錯,難怪蘇納克首相的民意支持率已經低至20%。

  “血液門”醜聞,讓人聯想到英國追隨美國付出的沉重代價。雖然這樣的聯想有些牽強。但美國“問題血液”帶給英國人的痛苦則是顯然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