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斌:任何文化要在紛繁複雜的時代變遷中立得住、行得遠,必須要具備穩固而強大的文化主體性,環顧古今中西概莫能外。須知,主體性是某個主體相對於客體才會內生的一種意識。文化的主體是人,中華民族自然是中華文化的主體,中華文化主體性是中華民族主體性的文化表征,是中華文化在同外來文化交往交流中得以界定自身、規定對話路徑的文化立場與態度。
經過百餘年的探索與積累,中國共產黨提煉出新民主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文明建設、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諸多至關重要的原創性理論,且在新時代十年的偉大文化實踐中趨於深化與成熟。比如文化自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具有無比的厚度;以中國悠久漫長的歷史為軸線,具有空前的廣度;以五千多年不曾斷裂的文明為載體,具有獨特的高度;以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的持續理論創新為靈魂,具有可貴的深度;以無數中國人民的現實生產生活為依托,具有真實的溫度。所以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在文化傳承發展方面,強調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何才能賡續中華文脈?
王學斌:何謂文脈?廣義來講,是指一種文明在特定空間與一定時間中孕育而生、綿延不絕的歷史與文化範疇。中華文脈,簡言之即是中華文明起源與演進的脈絡,豐富多樣的各類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文脈的載體,涵括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傳承在無數工匠大師身上的技藝等。諸多遺產保留著彌足珍貴的中華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