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前沿訪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24-06-15 10:26:35


 
  文脈如此關鍵,當如何賡續傳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戰略高度,給出了行之有效的答案: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就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之後,在多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考察中、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都著重強調要對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文化、中華文明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王偉光:中華文脈肇始於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傳承的全部文化的總稱,是一個中性的集合概念。這其中既有優秀、精華的部分,也有落後、糟粕、腐朽的部分。我們所說的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一定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要求做到“有鑒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鑒別”是“揚棄”的前提。衹有鑒別清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先進與落後,才能明確“揚”與“棄”的具體內容,繼承“揚”的內容,批判“棄”的要素,從“精華”和“先進”之中汲取有益的養分。鑒別的原則就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鑒別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運用馬克思主義“鑒別”中華傳統文化,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結合的前提,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自覺的重要標誌。

  記者: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兩個結合”有何內在關係?“第二個結合”有何特定內涵,又何以可能?

  王學斌:“第一個結合”包含著向“第二個結合”發展的邏輯前提,從“第一個結合”進展到“第二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不斷結合的必然結果。可以說,“第一個結合”是“第二個結合”的思想前提和實踐基礎。“第二個結合”是“第一個結合”的歷史延伸和文明拓展。“兩個結合”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