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構建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4-06-16 16:28:18


 
  3月初,位於西貢將軍澳的公共屋邨明德邨迎來第一台智能廚餘機。居民掃描“綠綠賞”二維碼後,廚餘機頂蓋就能自動打開,將廚餘垃圾放進回收桶,即可領取“綠綠賞”積分。“居民的反應十分正面,廚餘機使用率也很高,有時甚至出現需要排隊等候的狀況。”西貢區議員陳志豪說。

  廚餘回收是香港完善社區回收網絡的重要環節。香港特區政府環保署資料顯示,廚餘是香港堆填區最主要的都市固體廢物,占棄置總量的近三成。自2022年起,特區政府加大在工商業場所及社區投放廚餘回收設施的力度,整體廚餘回收總量由2022年每日約135噸增至現在的約260噸,增幅接近一倍。

  “在未來一年,香港特區政府已計劃把住宅處所的智能廚餘機或廚餘回收桶的數目增加一倍,並且設立100個廚餘回收流動點,還要在100個垃圾站設立廚餘收集點。‘綠在區區’的公共收集點亦會增加至800個。”徐浩光表示,隨著社區回收網絡不斷擴展以及各項便利市民參與廚餘回收的措施陸續推出,預計回收量會繼續上升。此外,特區政府剛於6月初推出《減廢回收約章》,鼓勵私人住宅住所的管理組織簽署,承諾為居民提供足夠而便利的回收設施,並把回收物妥善交予回收商處理。

  變廢為寶,加強下游建設

  3月,位於新界沙嶺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啟用,連同已啟用的大嶼山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和其他設施,香港的廚餘日處理能力提高至600噸。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位於葱葱鬱鬱的山嶺之間,2.5公頃的園區內矗立著幾座約8層樓高的圓柱形裝置,匯集了先進的廚餘處理技術,行走其間聞不到任何異味。廚餘轉運車駛過園區門口的地磅秤,來自市區的廚餘垃圾經過分揀、粉碎、厭氧消化產生可用於發電的生物氣,最後轉化為電能,剩餘殘渣則經脫水、烘幹後處理成高品質肥料。

  “這裡每天可處理300噸廚餘,產生的電力除了供園區使用,每年還可最多輸出2400萬千瓦時到電網,相當於5000戶家庭的用電量。”香港特區政府環保署助理署長(廢物基建)雷學良介紹,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啟用後,原本棄置在堆填區的部分禽畜廢棄物也能夠來此處理,有效緩解堆填區的氣味問題。

  構建完整的資源循環體系,下游處理能力至關重要。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介紹,特區政府優先處理兩類廢物,一是數量相對龐大,回收價值低、回收成本高的廢物,例如廢塑膠和廚餘;二是含有害物質,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的廢物,例如廢電器電子產品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