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阿桑奇案撕下美國法治的虛偽外衣
http://www.CRNTT.com   2024-06-27 11:57:22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在外交、政治和法律等多項因素作用下,經歷了7年“自我監禁”及5年強制拘留的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近日與美國達成“認罪”協議,離開監獄。阿桑奇在法庭上留下一句“美國憲法本來是要保護我的”,道出被迫認罪的無奈,也撕下美國所謂言論自由、司法公正的虛偽外衣,更將美國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大搞雙重標準的真面目暴露於天下。

  2010年,維基解密披露大量美國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犯下的非人道罪行,美國的國際聲譽和外交形象因此遭受重大打擊,也為阿桑奇帶來厄運。阿桑奇被指控捲入一宗性騷擾案,被英國警方逮捕。阿桑奇認為案件背後有政治因素,擔心被引渡到美國受審會面對高達175年的刑期,因此躲入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2019年厄瓜多爾撤銷對阿桑奇的保護,阿桑奇隨即被英國警方強制扣留在高度設防的監獄,並開啟了漫長的引渡訴訟。

  獄中的阿桑奇為抗拒被引渡而展開艱苦卓絕的抗爭,他得到越來越多的同情和支持,成為很多人眼中的“英雄”。另一方面,阿桑奇案成為美澳及美英關係中的一個棘手難題,新一屆澳洲政府上台後更加積極為阿桑奇奔走。在今年初的澳洲議會投票中,以壓倒性多數支持敦促美國和英國允許阿桑奇返國。英國傳媒亦報導,拜登政府擔心英國工黨上台,可能不願支持引渡阿桑奇,傾向在11月大選之前解決這一燙手山芋。有關猜測很快得到證實。阿桑奇與美方達成協議,承認“間諜罪”,被判處與其在英國已完成的相等刑期,表面上是所謂“刑滿釋放”,實則是利益交換、政治算計及民意壓力下的結果,可見所謂法庭判決不過是“遮羞布”、“下台階”而已。

  此案焦點在於所謂“間諜罪”。但阿桑奇認為自己作為記者,有責任披露涉及公眾利益的資料,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成為他抗辯的主要理據。該修正案被視為保護言論和新聞出版自由、禁止政府對公眾獲得資訊的來源施加任何限制。然而,美國通過大量涉及國安的法律,全面限制公眾瞭解事件真相。正如阿桑奇在法庭上指出,他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美國憲法的保護,而美國對他的審訊與美國憲法自相矛盾。亦因此,他的“認罪”被廣泛視為是對美國所謂保護言論自由、公民權利的莫大嘲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