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據新華社消息,“‘里斯本丸’艙內的關押環境是非常惡劣的,而在它沉沒前,就有10多艘日軍船只趕到現場,卻對戰俘見死不救,若不是舟山漁民冒死救人,上千名英軍戰俘就全部遇難了。”
82年前的1942年10月2日,日軍戰俘船“里斯本丸”號在中國舟山東極海域沉沒。當時,附近的中國漁民奮勇營救遇險的英軍戰俘,書寫了一段歷史佳話。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日軍嚴重違反國際公法,虐待戰俘的罪行。浙江海洋大學教授、知名軍事史學者唐洪森告訴記者,在“里斯本丸”沉沒的全過程中,日軍對戰俘一直見死不救,企圖借刀殺人。
唐洪森近年來與中國香港“里斯本丸”協會秘書沈健合作,分別搜集了大量日文和英文資料。他們對比史料發現,“里斯本丸”是第二艘從香港前往日本的運俘船,船上的1800多名戰俘中絕大部分為英國籍,也有極少數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英聯邦國家,以及美國和愛爾蘭等國。他們絕大多數被關押在1至4號艙,艙裡擁擠不堪,空氣悶熱,少數體質較差者則被安排在前甲板上。
此外,“里斯本丸”上還有778名日本軍人和著便服的乘客。日本乘員中的士兵安排在6至7號艙,軍官、乘客和警衛人員則住在甲板上的客艙,條件較好。船裡還裝載了約1676.5噸物資,大部分是金屬原材料,也有少量的高射炮等武器。
資料顯示,“里斯本丸”是按照日本侵占香港後上台的首任“總督”磯穀廉介的命令,運送戰俘前往日本的。磯穀廉介是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戰犯,曾率部進攻台兒莊和徐州,曾任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在香港也是罪行累累。
雖然“里斯本丸”是運俘船,但是日本並沒有按照國際公約的要求,在船上安裝紅十字等標誌。1942年10月1日清晨,它行至中國舟山以東海域時,被美軍“鱸魚”號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船尾,失去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