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G7成員國在涉台議題的博弈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4-12-30 00:10:21


 
  (三)德法意的“雁尾”式“認知搖擺”

  第一,法國主張避免捲入台海衝突

  新中國成立初期,法國從本國利益出發,希望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拒絕蔣介石政府派駐大使的懇求,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在後戴高樂時代,中法關係一直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蘇聯解體後,福山的“歷史終結論”所傳遞的價值觀被西方政治精英廣泛接受,在此背景下,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開始調整對華政策,不顧外長迪馬反對,效仿美國對台軍售,遭中國強烈反對,法國甚至敦促G7峰會對中國進行制裁。⑲1995年希拉克當選法國總統後,改變了“價值觀外交”,將中國作為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中法關係進入“蜜月期”。2007年薩科齊當選後,雖然奉行“人權價值觀”,在西藏問題上與中國產生摩擦,但堅決反對“台獨”。馬克龍執政後,將中國視為推動歐洲“戰略自主”的工具,致力於塑造穩定的中法關係。在台灣問題上呼籲歐洲保持距離,認為歐洲的風險是“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反映了法國與美國之間的舊有分歧,即法國更傾向於置身於世外,保持自身的獨立性,甚至不願像德國一樣策應美國。

  第二,德國主張有限策應美國

  在台灣問題上,中德兩國曾出現過“蜜月期”。上世紀90年代,中國堅定支持兩德統一,施羅德等老一輩德國政治家曾對中國抱有感激之情,在對台問題上態度積極。2005年6月22日,德國前總理科爾指出,德國人,尤其是他本人,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人民始終支持德國人民實現國家統一的願望。默克爾上台初期,曾一度在涉藏和台灣問題上打破紅線,但由於施羅德的門徒——時任外長施泰因邁爾牽制,總體上堅持對華務實合作,奉行一個中國原則。默克爾卸任後,德國國內政治局勢發生了重大改變,對台政策也出現了轉變。代表“白左”的綠黨迅速崛起,被納入聯合政府後控制了外交部,更加重視綠黨所倡導的“環保”、“民主”和“人權”等價值觀外交,並表現出明顯的“親美”傾向。⑳與美國不同,德國不希望與中國走向新冷戰,但是與美國的立場卻逐漸趨同,即不斷對華施壓,衹是不希望在軍事層面成為主要參與者,而是扮演“策應者”的角色。2023年4月,外長貝爾伯克在訪華期間明確了與馬克龍的分歧,警告中國不要軍事介入“台灣問題”,德國和G7“不會坐視”軍事升級。

  第三,意大利在美歐之間搖擺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盟無力為各國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意大利開始積極開展對華關係,中意關係進入蓬勃發展階段。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出亞投行後,中意關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19年,中意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成員國。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向意大利提供了大量救援物資,進一步夯實了兩國的關係。在此期間,基於中意友好的整體基調,意大利並未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中國。但是,在意大利的整體對外政策中,與美國的關係要優先於中國。但隨著國內外政治生態的變化,中意關係出現轉變,意大利對台政策發生根本性變化。早在競選期間,梅洛尼在接受台媒專訪時聲稱,她若能領導新政府,將推動意大利和中國台灣的關係,還表示中國台灣與意大利是“戰略夥伴”,呼籲歐盟就台海問題向中國大陸施壓。當選後,梅洛尼內閣班子吸引大量對華強硬派,並任命了具有強烈反華傾向的塔加尼擔任外交部長,塔加尼曾強烈反對“一帶一路”倡議,並多次在涉台問題上發表不當言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