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全球唯一二叠紀“植物龐貝城”在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4-11-11 17:22:58


 
  發掘過程中,許多發現在打破既有的認知。比如按照教科書,在中國的熱帶雨林,發掘2500平方米就可以覆蓋區域內的所有物種,但是當團隊發掘到8000平方米的時候,仍然有新物種出現。

  “目前已經復原並完整重建了9種古植物。”王軍介紹,特別是在瓢葉目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在二叠紀末大滅絕事件中,瓢葉目植物隨之消失,它是華夏植物群的特色和代表類群之一,在石炭-二叠紀植物群中最常見,但也是研究最薄弱的一組植物。其植物系統分類位置從1931年該目建立以來始終是個謎團。

  2015年,王軍團隊在烏達找到了內部結構保存完好的擬齒葉,隨後數年中,團隊又多次發現具有相同內部解剖結構的擬齒葉,大量數據不僅證明果與葉同源,同時也顯示了這類植物的主幹發育具有密木型的鬆柏類木材特徵,至此終於確認瓢葉目屬於前裸子植物,徹底解決了瓢葉目在生命演化樹中的位置,即系統分類屬性及其親緣關係。

  除了樹木,王軍更想瞭解整個森林的奧秘。

  烏達化石產地一塊3000平方米的發掘現場被畫滿了白色方格,這些就是定位點,每個點位是一棵植物,如果植物都被復原出來,就能真正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僅可以瞭解單個植物的信息,更能瞭解到群落的生態。

  在這里,有最古老可靠的蘇鐵,以往發現的蘇鐵由於信息內容不完整,僅見葉片而缺乏繁殖器官,無法確認屬於蘇鐵。而烏達的蘇鐵則既有葉片又有繁殖器官,可以確定。

  王軍告訴記者,從目前研究來看,這片森林里最多的是樹蕨,其次是瓢葉目,而且發現有科達樹生長的地方,一定沒有封印木,反之亦然,兩者呈割據狀態。森林一年中有8個月,地表有淺層水體覆蓋,其餘4個月,陸地會露出,這些都是成煤的條件。而到底是哪些植物能夠變成煤炭,長期以來缺乏直觀而清晰的證據,烏達化石產地展現出的成煤植物群落組成,成為研究的一條重要線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