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中播放1930年代及1970年代的罕見歷史影片。 大館供圖 |
“跑馬地:文化景觀”展覽追溯形成跑馬地風貌特質的景觀變化及人與環境的多元互動,層層勾勒出此地不斷蛻變的發展歷程,透過深入探討跑馬地的歷史變遷,以啟發對可持續發展未來以及社區和環境福祉的思考。大館文物事務主管兼展覽策展人鍾妙芬博士表示:“‘跑馬地:文化景觀’旨在發掘被遺忘的歷史故事,希望大家從更宏觀的角度探尋城市文化景觀與可持續發展社會之間的關聯。跑馬地的歷史文化其實很豐富,這裡有很多不同的主題,使我們可以結合建築、自然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元素來觀察城市文化景觀,思考如何建造共融、可持續及具適應能力的將來。”
維多利亞城曾計劃建於黃泥湧
跑馬地原稱為黃泥湧,是被摩理臣山、金馬倫山、聶高信山、渣甸山、加路連山和禮頓山眾山環繞的狹長穀地。展覽中匯集了罕見的歷史照片、檔案地圖和紀錄影片,從1841年的《香港島海道測量圖》、1859年的《維多利亞城平面圖》,到1928年的《香港維多利亞城平面圖》及1978年的《香港官方指南圖》……這些繪於不同時期的地圖,正顯示出黃泥湧景觀的變化過程,包括河流改道、土地用途變更、基礎設施開發、山體挖掘及填海等,而這些變化都受人類活動左右。人類與景觀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更建構出多重意義。
倘若維多利亞城建於黃泥湧會怎樣呢?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後不久,便已有黃泥湧作為“興建一個英國城鎮的最佳地點”的論點。不久後,地政官哥頓於1843年為首任總督砵甸乍爵士制定了一份發展藍圖,提議將城鎮遷往黃泥湧。然而,因為山谷潮氣候濕加上瘧疾肆虐,維多利亞城遷往中環,黃泥湧則成了英軍軍營駐紮地。由於病死的英國軍人越來越多,該地形成一處墳場區,英人將此地命名為“Happy Valley”,作為“安息的地方”,這裡的“Happy”其實蘊含了早登極樂的意思,中文則譯作“快活穀”。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穀地經歷了重大轉變,並與其他地區互相影響,交織出香港的都市紋理。這些轉變,可以從在展廳中循環播放的1930年代及1970年代的歷史影片中一探究竟。
“鵝澗榕蔭”為“香港八景”之一
走過厚重的歷史紀錄,另一展廳正以獨特的布置回溯人類活動帶來的自然景觀變化,以及影響人類福祉的環境挑戰。地面堆滿小石塊,正是為了呼應跑馬地經歷過的土地用途變更、基礎設施開發、填海造地及城市化的進程。鍾妙芬表示,展出的歷史照片講述了多個環環相扣的故事,揭示了我們過去與現在所面對的有關公共衞生、人與環境健康、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韌性等挑戰,這些重要的議題至今仍然影響我們的生活。“文化及自然系統都是不斷變化、相互影響的,瞭解改變帶來的影響,將有助我們深入理解如何以負責任的方式,與正急劇變化的環境共存,並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