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周刊網站指出,中國的殲-15與蘇-33艦載版類似,裝備有前置翼面、折叠機翼、制動鈎和強化的降落裝置。殲-15與蘇-33一樣,都設計了從滑躍斜板上起飛,而非彈射裝置,與蘇-33不同的是,殲-15裝備有更複雜的後緣襟翼。
殲-15與俄軍目前使用的蘇-33不可等同視之。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軍工業界所掌握的電子技術比俄制產品要先進得多。殲-15上所使用國產火控雷達、電子對抗設備、數字電傳操縱系統、座艙顯示系統均比蘇-33領先至少一代。這些改進使得殲-15的對空、對海攻擊能力遠強於蘇-33。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也認為,殲-15不僅在雷達、航電設備、武器方面與蘇-33有所差異,發動機也不同,因為殲-15使用國產發動機,並會配備自行研製生產的射程可達400公里以上的魚鷹-62反艦導彈,對美軍航母形成了強大的威懾力。
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孫聰介紹說,殲-15艦載戰鬥機是在我國第三代戰機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設計研製的多用途艦載戰鬥機。它配裝2台大功率發動機,實現了機翼折叠,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鈎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殲-15一旦量產對海軍有何意義?尹卓認為,殲-15全壽期大約是25~30年,這期間,我們經常能看見殲-15或者它的改型飛機在空中飛行、在航母上起降,說明它不會再變換了。因為一旦量產,就已經是固定型號。除非到10年、15年後,它進行現代化改裝,雷達、電子通信會有所改變,或者發動機有所調整;但是全機的外型、基本塗裝、基本性能已經固定。
戰力是印度艦載機兩倍
作為中國航母“遼寧”艦的主力戰機,殲-15時常成為印度航母載艦戰機米格-29K的對比對象。
首先就機動性而言,殲-15戰機所配備的是中國WS-10“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其水平與俄羅斯的AL-31FN發動機相當),這款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132千牛;而米格-29K在換裝新RD-33的3M序列發動機後,其最大推力僅為87.4千牛,遠遠落在殲-15後面。
|